【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海南】11月11日报道(文/林美余)
2020年11月10日,万正鑫在朋友圈写了一篇市场日记:今天跑了海南省卫健委和一家社区医疗机构,很感谢各位领导对项目的指导和支持。有人问我医约宝平台是否抢占匮乏的医疗资源?恰恰相反,我们的目的是拥抱中小型医疗机构,探索分级诊疗制度,释放中国80%的医疗资源力量。我们正在做的事业是前进的,是社会需要的。尽管我们碰了很多壁,碰壁多了,也就不疼了。
年初疫情的爆发,线上无接触交流的强化宣传催生了一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游戏、在线购物等“互联网+”赛道的高速增长。
那时的万正鑫,看到了国家密集线上化政策的发布,听到了医疗服务市场大涨、融资、上市的阵阵狂欢,明白了疫情加速线上医疗的认知教育和使用消费心智建设。
但上门服务规则还未完善、预约形式没有创新等问题,都让他决定再等等、再等等。
医疗服务的高信任门槛:从医生患者到医生企业
今年10月,医约宝APP平台上线,主要提供慢病管理、术后康复、养老保健、母婴护理的院外延续上门服务,通过健康咨询、健康大数据等特色创新服务,形成区域范围内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万正鑫赋予它的使命是激活各层级医疗服务活力,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历史,让医疗服务像水一样容易获取。
切入该领域的原因有几点:第一,定位于院后延续服务的康复管理服务,是实体医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市场份额;第二,此类服务有持续性、长周期、上门服务的需求,但风险小,可操作行强;第三,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以及线上诊疗趋势的发展。
其实这也并不是很新鲜的服务,关于院外慢病管理和康复服务布局,早在2011年,就已经有所风吹草动。那年,家庭医生服务率先在上海拉开帷幕,初期雏形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与社区居民签约,提供免费的基础便民医疗服务,其主要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群体的需求。
之后以解决基层医疗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服务为口号,依托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资源,不少企业纷纷入局互联网医疗共享服务。甚至在2015年11月的时候,阿里健康还携手嘀嘀推出医生上门服务,用户通过嘀嘀出行APP直接呼叫医生,由医生搭乘嘀嘀医生专车上门服务,或者用户搭乘专车至医生所在的医院继续就诊。
狂热一阵涌后,缺乏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规则制度,平台优秀医生力量不足,平台专业程度和吸引力降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监管无法可依让,医疗服务安全性难以保障;线上医疗暂未纳入医保系统,平台无法提供医疗报销接口,费用成本高等问题接二连三出现,发展瓶颈出现。
“对于患者和用户来说,医院医生资源直接决定了平台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医约宝创始人兼CEO万正鑫向猎云网说道,医疗服务具有以人寻医的行业特殊性,大医院配备了优质医生和医疗设备资源,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的各地患者集聚。
但也正是大品牌和优质资源集中的优越性,加上传统医院自身的保守性,大医院医生对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的接受和合作意愿并不高,这也是行业发展中最难啃下的骨头。
2018年7月1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中,对互联网医院存在形式给予明确定义:一是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二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互联网医院。
总结就是,不管哪种形式,都要依托实体医院。
万正鑫比政策对于实体医院合作的重视,要早上一年。2017年,在决定切入互联网医疗时,他前期就通过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做了三年多的调研和沟通,包括对医院线上建设情况、医生诊疗方式、患者需求了解等等,他说自己做事喜欢扎实稳打,做好每一步,就像他给喜欢的企业家段永平打的标签:稳健。
目前,依托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线下两家实体医院,医约宝整合医疗服务的医护资源、大医院的品牌和市场资源,以及附属医院专家和实习生等人才资源,都为其打实了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的专业性。
大二创业,技术+医疗驱动上门服务安全保障
除了段永平,万正鑫还有另外两位喜欢的企业家,其中之一有马云,标签是敢想敢做。
比互联网医院管理政策出现早一年,2017年就开始为进入互联网医疗创业而开始在医学院附属医院调研的万正鑫,那时才是一名大二学生。
若再早算一年的话,医学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他,在大一时候就获得全国计算机比赛奖项,还通过软件开发服务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还成立了自己的医疗软件开发工作室。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从简单小网站到公众号到APP到各种软件的开发服务,经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经验,这也算一个产品竞争壁垒。
进入医学院乌托邦的四年,除了低头的技术开发,抬头看互联网医疗的前沿知识和科技信息资讯,时不时消费体验医疗先进设备,走走医院倾听了解医疗发展和医生患者需求,都能够形成不一样的医疗理解和发展理念;同时,依托医学院学校+附属医院的医疗专业人才的对接培养,能极大满足创业前期的技术人才需求。
万正鑫的产品理念和他第三位喜欢的企业家很相似,具备创造性标签的乔布斯。
互联网医疗服务方式分为三类:一类为大型传统医院建设的院前线上下就诊互通服务,但缺乏院内医疗服务向院外延伸;第二类为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但缺乏上门服务,平台盈利性弱;第三类为传统医院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但互通难度大。
对此,医约宝形成了三端服务接口。与实体医院方在医护人员资源和审核、服务标准流程制定、患者院后延续服务等方面形成合作,专注于差异化院外延伸服务;
在医生端,通过共享自由接单模式,以线上咨询、上门服务或到店的灵活服务形式,提高医生的多点执业发展,以服务质量和用户粘性提高医生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营收;用户端,患者通过预约医护上门形式,可享受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同时平台大医院医护资源的加持,也极大提高患者的服务信任。
“安全性是上门服务的核心,它对于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万正鑫向猎云网说道,平台产品服务在安全性上也做了足够的考虑和尝试,前期建立了六大安全保障。
用户层面,注册认证必须通过手机号注册和实名认证后才可使用预约服务;医护资质层面,医护方和平台同步对入驻医生护士进行资格评审,通过后才能上线,并要求医护人员服务过程中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且服务流程需通过医院方安全评估后才能开通。
服务过程医护安全层面,平台标明详细的注意事项和服务安全须知的规范,服务结束后对医生和患者同时进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和评分,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纠纷隐患,并对明确纠纷责任依法聘请律师对医生或患者维权;同时平台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预先给上门服务医生支付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提前规避减少医患服务矛盾。
医疗诊断服务上,平台选取慢病管理、中医养生等安全风险低、可操作性强的服务内容,避免对疾病、传染病等要求严格的医疗服务;并采用城市app开发技术,服务器使用阿里云ese可弹性扩展,保障服务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
数据化医疗服务趋势: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2020年10月31日,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互联网复诊”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甲类支付,并以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和社保卡作为介质进行结算。
互联网诊疗纳入到医保付费体系,意味着资源配置机制的启动,而资源配置机制是有价值导向的。国内医保具有地区统筹的特点,医保制度设计具有“促进”属性,同时也意味着地区非常愿意引导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慢病管理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而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产生长期用药及科学疾病管理成本,带动中国医疗开支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慢病支出将提升至5.5万亿元左右。
“未来我们计划是软件+硬件的结合,大数据健康服务是我们一直想要做的”万正鑫向猎云网说道,医约宝无论在前期注册、线上咨询、上门服务等相关服务流程上,都要求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病历数据、上门服务签到、服务效果反馈、评价数据以及新病情数据进行登记和跟踪,从而获得连续性、跨区域性的医疗数据,拓展了数据的维度和广度,使医疗数据在医疗行业发挥更大的价值。
硬件方面,医约宝计划增加智能穿戴设备与医疗响应中心连接,使用患者的相关病情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流动、上传和分享,保证了与病患关联的全部信息能够突破地理局限;
同时,软硬件互通形成强大的信息聚合效果,也使得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更加精准和多样化,给予客户极大的自由性,促使潜在用户做出购买决策,兼顾保障平台和医生盈利。
一方面,寄托于数据沉淀下的服务体验和产品营收的同时增长;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医疗赋能中小型医疗机构,以分级诊疗、医联体、医护培训等方式,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而中小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资源闲置等问题。
未来,医约宝计划将共享医疗服务平台推广范围覆盖到市—区—村镇多级的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让更多人平常百姓享受到优质、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同时重点依托社区关系的支持,寻求与更多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加强大医院对中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医护资源的培训支持,共同推动患者治疗、挑选医院科室医生的需求服务。
融资方面,公司将启动天使轮融资,计划融资金额100万,主要用于服务器升级和市场大面积推广。
项目:医约宝
公司:海南方克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