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母基金周刊。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日前,中基协发布了2020年二季度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数量为28653只,而对比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的数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数量为28853只——这意味着,在二季度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减少了200只!
数据是最直观,最真实,也是最残酷的。全民PE、VC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行业的大洗牌,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当前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在退出端频迎利好,但在募资端却依旧近乎冰冻。
尽管7月的国常会已经明确取消险资投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但就目前各大险资的情况来看,观望者居多。在本月的2020中国LP峰会上,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令佳、中国人寿资产高级经理庄思亮均表示,险资对股权投资究竟能有多大的“活水”,现在还要等下一步细则的出现,才会进一步把资金滴灌到所需要的地方。
此外,在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推进、新三板改革的利好之下,更值得创投机构深思:当退出不再是难题,创投机构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上市案例的多少,而是上市退出增值的幅度,以及所投项目企业的含金量,这将进一步加剧投资行业的优胜劣汰。
时代伯乐董事长蒋国云就曾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创投行业今后的核心竞争力决定未来趋势和发展,比如投研能力,只有真正专业、懂市场、懂行业、懂创新的创投机构才能胜出。
“阵痛”是必然的,这也是行业在优胜劣汰、挤掉“泡沫”、迈向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外资“鲶鱼”正在大举进场。
今年4月,我国金融市场已实现全面开放。今年1月份颁布的外商投资法正在不断落实,持续扩大开放,促进外商对华投资。万事达卡、VISA等公司在京设立合资、独资及子公司,美国贝宝支付(PayPal)获得首张外资第三方支付牌照,标普、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在京落地,瑞银证券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券商,贝莱德首获外资独资公募牌照、路博迈和富达仍在受理中,摩根大通全资控股中国合资公司也正逐步兑现。
截至目前,整个金融业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已全面取消,这也将进一步使中国投资环境更加公开透明。在此背景之下,美元基金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强劲。
这也意味着,大洗牌只会更加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强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推动生产要素向更具前景、更具活力的新型消费领域转移和集聚。”
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计划,按市场化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不仅要做长期资本,还要做赋能资本;不仅要发现价值,更要创造价值,持续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