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9月23日报道
8月底,武汉一场水上派对火上国外热搜,外媒惊叹:武汉重启足够成功,是世界的榜样。
9月初,200多万大中小幼学生返校,再次让外媒刮目相看。
接下来,这场汇聚中国抗疫天团的盛会刷屏时,不知外媒又会怎样“OMG”?
9月24日,第十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在汉举办,围绕“科技抗疫,产业赋能”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抗疫中的科技力量!
而作为东道主的武汉光谷,也是时候展示真正的生物产业实力了。
先回顾一下半年前的那些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镜头。
在病毒肆虐中“乘风破浪”光谷生物军团们的“惊悚”春节
“除夕下午,我打电话给一位外省的同事,因为需要他连夜开车赶到某家公司,去购买原材料,然后送给我们在孝感的研发同事带回公司。在返程时被交警拦下盘问,这位同事说明他是明德生物的员工,进城为抗击疫情后,交警立马向他敬了一个礼。这一次的使命很神圣,再大的困难也需要克服。
两个多月里,他们几乎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完成了新冠核酸试剂的研发、生产、注册,分子诊断板块的研发负责人2个多月没有回家,5岁的儿子录视频给爸爸加油……”
9月3日,明德生物创始人陈莉莉在一次直播活动中讲述了这些故事。成立于2008年的明德生物,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检测平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2011年陈莉莉从海外归来,明德生物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7月,明德生物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生物城创建以来培育的第一家本土生物医药主板上市公司。
1月14日,华大基因成功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大年初一,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带领团队奔赴武汉。华大武汉“火眼”实验室于2月初正式投入运行,将武汉新冠肺炎实验室日检测能力从之前的每日不足千人份提高至1万至2万人份,迅速缓解了武汉疫情防控中的检测压力。2月至3月,武汉“火眼”实验室的运行经验又迅速在深圳、长沙、天津、上海等国内十多个城市复制。
核酸试剂是抗疫前线的急需弹药,危重病患者的救命药也刻不容缓。
疫情爆发初期,许多重症慢病患者无法到医院就医、购药,看病难、买药难。
1月23日,国药控股湖北国大药房综合管理部小卢又回到了岗位上,前往一线药房支援。
国药控股湖北国大药房有限公司旗下的药房门店遍布武汉三镇,其中汉口大药房黄石路重症药房是武汉首家重症慢性病定点药房。
“在一线药房,什么活都干,哪里缺人就在哪里补上。测量体温、进出登记、现场引导、拣货、复核……这些活都干过,当防疫车队车辆紧缺时,还需要接送同事上下班、往各门店配送药品和物资。”小卢说,“疫情这段时间,一天跑两三百公里很正常。”
2月,国控湖北国大药房平均每天营业10小时以上,高峰时段甚至彻夜加班营业。整个防疫期间,国控湖北国大累计投放口罩6000余万只,消毒产品17余万瓶,各类药品30余万盒。
1993年创立的人福医药,是湖北首家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医药上市企业,也是光谷首家上市公司,更是疫情期间武汉抗疫保供重点企业之一。
在除夕夜里,人福医药的一批药品配送人员在金银潭医院库房,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年饭——盒饭。
而早在1月19日,人福医药集团开始在省市部分医院安装呼吸机。7人团队,春节期间共安装220台呼吸机,疫情期间共安装1800余台,服务全省90多家医院,并进行使用培训。
随着疫情迅猛而至,全国CT、DR等影像设备全面“告急”,眼看联影工厂接到大批生产任务,工人小李决心春节坚守工位。他说:“我所在的应急生产小队里,不少同事都临时取消了旅行计划、退掉了早早定好的机票,甚至还有人是在回乡途中调头折返……”
联影医疗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并同时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的企业。
封城那一天,联影的工程师们正在“火速”逆行:张工和林工要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前,将设备装进湖北一家疫情定点医院。1月24日,火神山开始搭建;1月30日,一组印有联影Logo的集装箱进入火神山,创下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医院尚未封顶,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就已进驻。
2月1日清晨8点,联影工程师“勇士队”在通宵奋战后完成第一台CT装机
疫情下的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而生物城里的他们却被按下了“快进键”。
危中寻机遇多家生物企业逆势上扬
作为华中地区领先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中旗生物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15年来,除了产品发布,几乎找不到任何公开报道。但疫情期间,中旗监护仪在ICU病房滴答滴答守护着危重症患者的画面却频频出现在了央视新闻。
中旗生物生产部经理陈迪勇住在鄂州的一个县城,为了返汉,在1月30日早上骑着一辆续航差的旧电动车,走走停停,60公里花了11个多小时。
计划主管连丹丹从正月初六开始,连续四十多天驻守在公司,完成了3000余台心电监护仪、超声诊断仪设备的紧急订单处理、物料管控,并赴一线参加安装工作。
从金银潭到火神山、雷神山;从泰康、同济到省妇幼光谷院区,再到遍及武汉三镇的九家方舱医院;从伊朗,到捷克、意大利、西班牙、印尼,再到美国、墨西哥……
自1月28日以来,中旗人就开始了24小时连轴转。截至4月30日,中旗累计向国内医疗市场捐赠、销售和接受政府调配的超声、心电、监护仪设备达16000件。截至6月10日,累计向欧盟、美国及其他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心电、监护、超声设备10000余件。
在国际疫情严峻时期,中旗接到了国外大量订单。“生产时间被缩短,物料紧缺,我们要自己去物料工厂拖运物料回来,这些给一线生产和品质把控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中旗国际部总监表示,“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挑战变成了机遇。多方协调下,中旗原材料供应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在加大人力投入后,生产和交付均顺利进行。复工复产后,中旗生物产能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销售提升2倍以上。
而在全国畜牧业出货量相应增多的时期,生物酶制剂企业也是逆势增长。
武汉封城期间,为保民生供应,新华扬集团陆续申领到200余张通行证,百余辆货车将产品及时运输到20多个省市,一季度营收同比去年增长11%。
疫情催生“在线医疗”光谷生物军团角逐新赛道
上半年,武汉经济遭受重创,但是二季度就实现逆势反弹,其中,东湖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均位列武汉各区之首。
6月20日,总投资45亿元的迈瑞医疗武汉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落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
8月22日,中国光谷智慧健康高峰论坛在光谷举行。会上提出,东湖高新区正全面提升生命健康等“3+X”重点产业数字化水平,发展在线医疗等六大特色领域。
“3+X”产业是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的重要产业支撑,即光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智能产业三大产业创新集群,以及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若干个未来前沿产业集群。
作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的大批传统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已在疫后产业重振中加速数字化转型,驶入“在线医疗”赛道。
近年来,武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猛,疫情发生后,武汉展现出极强的应对能力与科研实力,一系列抗疫成果彰显湖北力量。
2018年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宣布永久落户武汉、广州两地,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抗疫斗争“精神坐标”的武汉,这一次“大考”彰显了武汉生物产业领域的担当与实力。这一次大会也将提振武汉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万亿产业集群的信心和决心。
从“一路向东”建设到生物产业新城,从“一城一园四区”布局到谋划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武汉医疗医药行业井喷式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