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筛赛道又一IPO,估值超6亿美元
癌症早筛赛道又一IPO,估值超6亿美元
浙江跑出一个IPO:博士创业,估值近27亿
浙江跑出一个IPO:博士创业,估值近27亿
特斯拉“牛仔项目”曝光:FSD专挑极限场景跑,玩的就是心跳
特斯拉“牛仔项目”曝光:FSD专挑极限场景跑,玩的就是心跳
豪华新造车敲警钟,大规模撤店、欠薪,网友:下一个高合
豪华新造车敲警钟,大规模撤店、欠薪,网友:下一个高合
立即打开APP
王非
私信
0
来源:猎云网

唐宁x李丰:创业公司如何抓住百万亿级的财富管理转型机遇?

2020-09-11
行业研究 转载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与宜信公司创始人兼 CEO 唐宁谈了财富管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金融科技的趋势与创新机会。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峰瑞资本(ID:freesvc),分享嘉宾:唐宁、李丰。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2019 年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的规模突破了 200 万亿人民币,在资本市场的领域,我们面临着百万亿级资产转型的浪潮,它带来包括资产管理结构、财富配置对象双重的变化与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保险市场创新大幕逐渐拉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的技术在金融领域逐步落地,中国正站在新一轮金融创新的起点。

如何抓住这百万亿级的机会?在「峰瑞Fintech 创投峰会 2020」的线上直播现场,在由硅谷多媒体创始人陈茜主持的深度对话中,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与宜信公司创始人兼 CEO 唐宁谈了财富管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金融科技的趋势与创新机会。

进入正文前,先分享几个观点:

传承的时代和资产配置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两个高速增长的引擎,将会给财富管理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带来巨大的机遇。

金融科技要赢,就要赢在结合部:基于行业洞察,再加上技术敏感性,以及能够把金融人才与逻辑底蕴和技术的网络效应等结合起来。

在金融这一行,做得久,比做得快有用。原因在于,第一要经过周期,第二要顺应金融本身的规律,第三它是个风险业务。

以下是对谈的精华部分,希望能有所帮助。9 月 13 日上午10-11am,「峰瑞Fintech 创投峰会 2020」第二场将开播,欢迎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参与。

01、如何「拿下」财富管理两大主战场?

陈茜:对比欧美财富管理,当下的中国有哪些独特的机遇或者挑战?

唐宁:从我亲身的实践来讲,财富管理会是未来中国几十年的大风口、大趋势。这个趋势,我将它总结为「双轮驱动的增长」。

所谓百万亿级的机会,在中国,主要是两类人拥有的财富。

一类是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他们的可投资产平均在 100 万美元以上,也就是折合人民币 600-1000 万元,这样的群体在中国超过 100 万,接近 200 万,他们的可投资资产加起来接近 100 万亿。

还有一类我们称之为大众富裕阶层,资产比中产阶级稍高一些,大概是从几十万美元到 100 万美元之间。他们有资产配置的需求,但又没法享受传统私人银行那种一对一的服务。这类人大概接近 3000 万,他们也掌握着约 100 万亿的资产,必须用科技的方式去服务他们。

这两类人的财富相加,就是将近200万亿的财富。这也是我们谈到的财富管理的两个主战场:一个是面向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的私人银行 2.0 乃至 3.0 的第一战场;另一个就是用科技更好地服务大众富裕阶层的第二战场。

剩下的就是财富管理中的「小白」用户,他们还在成长中,可能刚刚走出校园,可能刚进入职场,刚刚开始创造财富。

当我们谈「双轮驱动的增长」,这两个引擎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财富传承和资产组合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以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这 100 万亿为例,在未来的 10-20 年内,这两个轮子要滚起来,有两件事情一定会发生。

第一件事,这 100 万亿可投资资产将要易主,由创一代到二代,这个二代可能是「富二代」、「创二代」。这个需求在 10 年前、15 年前都不存在,因为那时候「创一代」还没有到年龄,当时他们处于创造财富、打造企业的正当年,而 10-20 年后这个时间点,「创一代」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了,该有接班的可能了,如何完成家族企业的传承、资产组合财富的传承,乃至完成价值观的传承,是到那个时间点上,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是一个轮子。

在资产易主的过程中,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机遇和需求可就太多了,包括家族办公室的设立,如何通过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的方式实现传承,如何做税务规划等等这些,如何培养二代、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等等。

传承这件事,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讲就是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也是「双轮驱动增长」的第一个引擎。

第二件事,另一个轮子就是资产组合方面的变化。10 年乃至 15 年之后,中国高净值、超高净值人士的资产组合的配比,跟现在、跟 10 年之前将会有根本的不同。

现在这个资产组合以大量的房地产这种实物资产为主,还有一些银行理财、固收、个股等等。

但是面向未来的资产组合应该是什么格局?应该是更科学、合理、均衡的资产配置。

这个人群能够承担较高的风险。为了获得较高的回报,他们的组合之中将会有大比例甚至超大比例的另类资产。所谓另类资产,就是我们讲的非标的、私募的,通过主动管理来创造收益的资产。

资产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会给各个细分的另类资产管理创造收益。当然,与此同时需要控制风险,比如通过小额分散、利用科技等方式,形成风险可控、回报可期的资产组合。这是「双轮驱动增长」的第二个引擎。

同样的双轮驱动,放在大众富裕阶层又有一些不同。财富管理行业是没法用私人银行这种方式一对一服务这个阶层的。相较于高净值人群,这个阶层的口袋不够深,他们主要是以公募的标准化产品来配置资产,可能没有太多私募。

那么,帮助这个阶层理财者做资产配置的,很可能就是移动终端背后的机器人。机器人背后的算法逻辑虽然是真人专家,但是算法可以 24 小时 x 7 天来运转,也不受情绪影响,甚至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比真人做得更好。

但是,从根本逻辑上来讲,传承的时代和资产配置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两个高速增长的引擎,将会给我们财富管理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带来巨大的机遇。

02、我们看到了金融行业的四大变化

陈茜:同样的问题也抛给丰叔,您认为科技能怎么给财富管理行业赋能?

李丰:我自己在国内开始投金融行业的时间点,比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的出现还要早一点。大概是 2011 年,我参与投了宜信,从唐总和宜信那里学到很多,后来 2012-2015 年,我们投了 360 金融、冰鉴科技等大约几十家不同类型的金融公司。2012 年-2013 年,我也参与了最早一波数字货币相关的投资,包括 Coinbase、Ripple。2017-2018 年,因为监管的原因,峰瑞在金融领域投得比较少,2019 年之后,我们又比较积极地开始布局金融投资。

重新入局,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和趋势。

第一是行业变化,2018 年 6 月,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修改了外商投资的目录,中国面向外资打开了它的金融市场。这在当时是一个明确的政策变化,它带来的变化最近几个月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因为一些在中国合资的投行,以及国外的大型公募、私募基金都在中国注册自己的独资公司。

第二件事大家也能从政策中看见,从 2016 年 九十月国家重启限购政策之后,所有的政策都趋向「房住不炒」,控制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这是中国从 1990 年代初进行商品房试点以来,政策开始持续引导不要炒房。

第三个变化在银行,无论是最近国家重新调整最高贷款利率,鼓励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较低利率贷款,还是钱需要从房地产进到新的方向,都是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的表现。

第四件事,是关于一个曾引起争议的统计数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在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上的比例大约是 8:2,也就是说只有 20% 的资产配置在了金融资产,而这 20% 里的绝大多数配置在银行有保底收益的各类产品中,只有少量配置在了浮动收益类产品里,保险也在其中。

这几个现象背后,藏着哪些机会?

先从银行的资产转型开始讲起。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也是百万亿级别的转型。资产从房地产类的资产转向中小微企业、转向个人消费,这对银行来说既是巨大无比的机会,也有巨大的挑战。毕竟房地产资产的单体规模比较大,可预测性也比较强,还有比较好的抵押物。

这个转型过程中诞生的机会在于,谁能够帮助银行完成这次资产转型,以及如何完成这次资产转型,与此同时还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

在帮助银行资产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与国外市场最大的差别,在于得益于电商的发展,中国整体的互联网程度较高:一边是民营企业互联网程度已经在快速提高,疫情过后更是如此;另一边是经过了过去接近 10 年的基础设施重建,国内银行的基础设施层面的 IT 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既先进且高。这么看来,供需双方的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都已经比较好。

此外,中国资产配置的现状,也蕴含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巨大机会。拿美国举例,拿掉总量,美国居民资产配置和中国是几乎倒过来的:金融资产占比 70%,实物资产仅占 30%。现在房地产再被作为是政策动经济的方向,金融资未来,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格局一定会有较大的迁移,甚至说是翻转到和美国看齐。总体而言,虚拟资产的比例一定会大幅提高,其中浮动权益类的资产比例还要大比例提高,同时这些户均 310 万的财富在未来的 10-15 年间金额必然还有大规模的提高。

这两方面的提高,都会带来顺应这个结构性变化的、巨大的创业机会。

中国市场还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来自于政策的开放和刺激,同时伴随资本市场的巨大变化,医疗偿付制度的供需矛盾正在更快速地推动保险本身发展,这些都是除了内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阶段之外,中国市场给予财富管理行业的巨大推动力。

03、金融科技要赢,就要赢在结合部

陈茜:有哪些前沿技术,能在金融科技的主要应用场景当中发挥价值与应用?

唐宁:谈起金融科技,很多企业是从科技谈起,但我认为应该从金融谈起,从用户未被满足的金融痛点谈起,拿着技术找需求非常难,也不接地气。

那具体有哪些需求?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如何服务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过去我们都是线下一对一服务,但是疫情期间如果继续这种模式,生意就没法做了。所以我们 2 月 3 日开始做了两场录播,做完之后就发现不行,必须得有实时的、互动的,直接跟客户建立关系的形式,就马上转了直播。

类似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真正解决了客户的需求痛点。

在那个时候,很多企业家都是非常无助的,也恰好是他们的财富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之时。

第一,他的企业怎么办?过去没有数字化能力可能还能勉强活着,现在没有数字化能力就是死路一条,比如灵活用工的需求出来,就需要相应的咨询、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他的资产组合怎么办?疫情就是一场大考,如果资产配置不得当,结果会很糟糕。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如何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与他建立有效的互动?技术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今天面向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的多对一的客户服务模式,就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美国、香港、欧洲的专家都在线上加入到咨询顾问小组,也是一种科技运用。

再举一个例子。另类投资「水很深」、门槛很高,风险高但是能够带来高收益。近年来另类资产与长期投资崛起,另类资产在高净值客户的资产组合里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到底要怎么投?就得用大数据。

比如,我怎么能知道峰瑞的下一个十年仍旧像过去五年那么漂亮?我可以查看过往业绩,但是过往业绩并不必然代表未来,我也可以深挖它的归因分析,比如它做了哪些差异化的事,从而得出今天的成绩,我去考察这个体系是否能够在未来十年得以持续。

这在过去都是老师傅的手艺,那我们现在利用科技能做什么?我们用人工智能+母基金投资来做基金识别,把私募基金按团队、策略、历史等梳理出 60 多个维度,我们掌握近 10 年的这些私密信息、数据,加上市场上的公开数据以及其他数据源的这些可获得的数据,就能够生成对这个基金真正的智慧考察。

原先老师傅靠一度、二度人脉获得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来帮助判断,但是利用大数据技术,知识图谱会把所有这些都连起来。我们的老师傅拿着这个工具去问问题,就能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就可以问出非常漂亮、非常管用的问题。

另类资产投资场景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这样解决,但是还是要回到我在开头说的,科技的运用一定是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

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只要能够把问题界定清楚,现在科技工具一般都能够解决。资产管理领域现在不是缺技术、缺工具,而是缺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去解决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技术的应用与落地。

这个结合部是特别特别有价值的。金融科技要赢就要赢在结合部。赢就要赢在行业洞察加技术敏感性,能够把金融人才、金融的逻辑底蕴和技术的互联网效应等等结合起来,形成我们说的平台模式、生态模式。

04、在金融这一行,做得久,比做得快有用

陈茜:从 VC 的角度来看,整个财富管理方向,金融跟科技这个天平的两端是如何平衡的?创业公司的机会还有哪些?

李丰:回溯到 2013 年,我还在 IDG 的时候,我们在内部讨论金融科技投资的时候,就定了一个小的原则,在足够大的范围之内尽量投金融的人做互联网,对互联网人做金融要尽量谨慎。

这并不是说轻视互联网,只是说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和手段,它要符合金融规律。

如果大家对金融行业感兴趣的话,会发现放之全世界都被验证的一个道理:在金融这一行,做得久,比做得快有用。换句话来说,只要你活得时间足够长,到最后都有机会变成很大的企业。原因在于,第一要经过周期,第二要顺应金融本身的规律,第三它是个风险业务。

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行业,在摸索底线、周期和风险的时候,需要花更多时间来理解和尊重金融行业,它们找到业务的边界和本质相较于金融人做互联网要更难一些。

过去这五年,中国经历的强监管周期多多少少证明了唐总讲的需求驱动的问题,也多多少少验证了我们当时讨论的那个问题:偏金融还是偏互联网。

所以,我觉得在金融科技方面创业最重要的事是:你只要一直在,时间足够长,又经历了一个以上的周期,只要是顺应需求和朝这个方向解决问题的,大概都有机会在某一个节点上发展起来。

从上面谈到的几个方向,我们一一来看创业公司的机会。

从最大的银行资产转型谈起,这个过程涉及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对银行不熟悉的个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来做风险评估?这显然是巨大的机会,关系到数据、科技、金融本身,又含银行的业务转型。

你想象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2000-2010 年之间,整个银行 POS 机系统需要做一次 IT 化的升级,就诞生了非常多上市公司和大公司。那一次还是银行基础设施的转型,这一次是资产结构转型,你想想会有多大。

接着我们来看居民财富重新配置的转型。从实物到虚拟资产,虚拟资产又从固定收益转向浮动收益类资产,再到保险。这至少也是一个几十万亿到百万亿级别的机会。在这当中,不管你是帮助投资人、投资机构还是老百姓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管理,都肯定是极好的机会。

这个硬币的另外一面,从监管的角度也需要更多科技的提升。所有快速开放并且高速成长的转型市场里,监管机构也需要监管科技的同步提升。

最后再看一个大类别,保险。

假定未来它从一年里一万多亿变成一年十万多亿的增量行业,同样也面临很多问题,自然也有很多机会。

拿面对个人的寿险来健康险和看,老百姓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痕迹,消费、兴趣、阅读、购买等等,这在 50 年前美国进保险周期、30 年前日本进这个周期时,都是没有的。现在保险要保证风控和赔付率,就可以利用这些新数据和大量的个人行为痕迹。

但是哪些数据可以用,数据要怎么用,如何提高保险的风控水平、降低赔付率,哪些人群用哪些数据……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为创业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挑战和创业方向。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