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回望8年“陪跑”经历,联想之星总经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感触颇多,“投资回报很重要,但被投企业成长及业务突破,对我们投资人更有意义。”文章来源:投中网,作者:曹玮钰、柴佳音。
“创新药赛道,日后一定会出现中国的辉瑞、中国的赛诺菲。”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看到的大趋势,正在爆发。
2020年5月22日,专注于自主研发潜在同类首创以及同类最佳癌症药物以及其他雄激素受体(AR)相关疾病药物的开拓药业赴港上市。上市首日,开拓药业开盘20.15港元,最新总市值为74.43亿港元。据了解,开拓药业本次共发行92347500股,募集资金额约2.4亿美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其中,开拓药业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逾550倍,冻资额超过1000亿港币。
与动辄数十亿融资的药企相比,开拓药业的融资历程相对精简。
自成立以来,开拓药业共完成5轮融资,融资金额约在7亿元左右,先后吸引了包括联想之星、原点创投、新建元、弘晖资本、松禾资本、东方证券资本、贝达资本、建银医疗、华金资本等知名机构。投中网了解到,作为开拓药业天使轮投资者,联想之星的投资回报已超过50倍。
回望8年“陪跑”经历,联想之星总经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感触颇多,“投资回报很重要,但被投企业成长及业务突破,对我们投资人更有意义。”
20年经验归国创业,资本市场卡位成功
2020年,开拓药业终于体会到“十年磨一剑”的光芒时刻。
2008年,在美国Angion新药研发公司担任副总裁的童友之博士,回国创办了开拓药业,专注于自主研发潜在同类首创(First-in-Class)以及同类最佳(Best-in-Class)癌症药物以及其他雄激素受体(AR)相关疾病药物。
在回国创业之前,童友之博士已经在美国医药研发领域打磨了20余年。2002年,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的童友之受到系主任邀请,担任新药研发创业公司AngionBiomedica的副总裁,掌握了从零到创办一家新药研发企业的经验。
一切本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然而2007年,童友之的父亲检查出罹患前列腺癌。回到国内的童友之,发觉国内新药研发的硬件条件日趋成熟,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于是便萌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欲致力于研发新药,“为国家做点事情”。
2008年,童友之辞职回国,创办了开拓药业。在研发管线的构建上,开拓药业首先将目光瞄准针对前列腺癌的创新药物。据开拓药业招股书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至2023年全球前列腺癌药物市值年增长率达到8.7%,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近179亿美元,同期的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亿元。
彼时,做新药研发的公司不多,这一赛道也绝非最“性感”的风口。开拓药业初创之际,适逢移动互联网风头正盛,相比之下,创新药的研发周期漫长,资金需求巨大,估值增长相对缓慢,热衷追逐“快钱”的资本端对这一赛道颇为冷漠,着实让开拓药业过了五、六年的苦日子。
对于开拓药业来说,2014年堪称“黎明前的黑暗”。因为资金问题,公司一度难以维持运转,部分研发管线搁置。
幸运的是,开拓药业在2015年拿得了关键融资。手握弹药的开拓药业开始大规模扩充研发管线。同年,第一个在研项目第二代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普克鲁胺(GT0918)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在中美两国市场均临床获批。
公开资料显示,普克鲁胺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其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分别于2011年及2017年获认定为“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目前,普克鲁胺单药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二线治疗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计划今年提交NDA上市申请,美国的II期临床试验在同步进行中。此外,普克鲁胺联合阿比特龙进行mCRPC一线治疗的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
作为国内创新药风口下的先行者,开拓药业也在资本市场卡位成功。2019年12月31日,开拓药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是继亚盛医药之后第二家赴港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药公司。
根据招股书,开拓药业计划发售约9234.75万股,每股发售价为17.8港元至20.15港元,集资额最多18.6亿港元。约90%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在研药物的研发,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目前,开拓药业的在研项目虽尚未商业化,但未来可期。2020年4月,开拓药业与国药控股签署了创新外用药物福瑞他恩(KX-826)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以患者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未来商业渠道拓展和终端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除了普克鲁胺,开拓药业目前还有4款临床在研药物,包括外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福瑞他恩(KX-826)、血管生成抑制剂ALK-1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GT90001)、mTOR激酶抑制剂迪拓赛替(GT0486)以及Hedgehog/SMO抑制剂(GT1708F)。
共同拒掉“羞辱性条款”,联想之星陪跑8年,获超50倍回报
尽管疫情“黑天鹅”对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持续,开拓药业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港交所聆讯。
根据开拓药业最新招股书,一致行动人童友之博士、郭创新博士、KT International及KG Development合计控制公司36.84%的权益,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在中国机构股东中,联想之星持股10.11%,弘晖资本持股7.22%,元生创投持股6.97%,元禾控股持股6.72%。
此外,开拓药业在上市前引入了4家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将按照发售价以合共1.15亿美元认购若干发售股份,其中格力金控拟认购9800万美元等值股份,Foresight Orient Global Superior Choice SPC(睿远基金)拟认购500万美元,弘晖资本旗下Highlight Medical拟认购500万美元,Cherry Cheeks拟认购700万美元。
其中,联想之星早在2012年起就押注开拓药业,是其最早的“陪跑者”之一。
“十年前,联想之星将医疗健康划为三大赛道之一,届时预感中国的创新药一定大有机会。”陆刚向投中网介绍称,“开拓药业的团队有很高的专业度,也展现出了很强的创业动机,新药研发的投入效率非常高。他们不仅是科学家,在商业上也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有很强的研发管线构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开拓药业初创期的“苦日子”,联想之星也是其坚强的后盾之一。
2014年初,开拓药业面临融资困境,为了让公司活下去,创始人童友之考虑过接受其他机构的“羞辱性条款”——估值压到几年前的水平,甚至还要出让公司近50%的股权。
在关键时刻,作为早期投资人的联想之星,成为给予开拓药业信心的关键角色。除了努力帮助对接资金,联想之星也说服开拓药业注重长远利益。
在投资人的坚定支持下,创始人童友之选择咬牙“赌一把”,拒绝了该笔不平等融资,并终在2015年顺利拿到千万美元融资。
“还好挺过来了。”回忆起当初的惊险,陆刚依旧心有余悸,“害怕肯定是有的,但我对他们有信心。投资人和创业者要相信一些远的东西,不相信远的东西是做不了早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资金危机过后,随着研发管线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开拓药业也给包括联想之星在内的投资人带来了高倍回报。
投中网了解,陪跑8年,联想之星在开拓药业项目的投资回报已超50倍。
“回头来看,当初我们找到了对的方向和专业的团队,另外我们本身在投资专业性上有很高的把握。投资医疗医药,一定要对行业、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多年以来我们也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往下做的。”谈及开拓药业的投资复盘,王明耀向投中网分析称。
瞄准新技术及新服务,主动拥抱风险方可获取更大回报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压力。”童友之的创业座右铭同样适用于联想之星的医疗投资理念。
截至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联想之星已投资超百个项目,包括派格生物、开拓药业、燃石医学、卡尤迪、康诺亚、HiFiBiO等。然而,数年前,这些当下的明星项目当初摆在早期投资机构联想之星面前的,更多的还只是一个略显模糊的想法及一个创业初期的团队。
投资并非赌博,对于医疗项目的选择,陆刚有着自己近乎严苛的标准。“第一,项目要有全球IP,而且能适应中国市场的痛点需求;第二,团队要有Pipeline(产品管线)的构建能力。创新能力很重要,我们坚决不投Me-too,只投Me-better及以上;第三,极为看重创始人做创业公司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做新药品种的技术能力”。
成立12年,历经数个风口的崛起与消亡,联想之星虽不反对资本以获利为先,但却并不担心医疗项目的“慢”。
王明耀提到,“虽然医疗项目发展会慢一点,但是我们投进去的钱会变成实打实的研发成果。哪怕药物临床三期不行,一期二期也有成果可用,不会归零。这样来看,我们也算是赢家。”
不仅如此,王明耀鼓励投资团队冒一定风险去押注项目,但前提是未来发展空间要足够大。“如果前景足够好,我们愿意主动拥抱一部分风险,也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回报。”
具体来说,在医疗健康领域,联想之星将其战略布局定为“新技术”与“新服务”两大板块。
其中,“新技术”包括生物新药与疗法、基因技术与服务、诊断技术与高值耗材。陆刚表示,“医疗技术升级的市场需求很大,同时,高素质的‘海归’创业者正在陆续回到国内来做事情。未来,我们会在这一领域继续强化,将其发展为联想之星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一大支柱。”
王明耀看到,当前的投资和创业方向有了很大变化。
“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造就了大量高成长的项目机会出现,但现在创投必须转到更具技术的高科技方向,只有挖掘新技术,才能抓住更好的投资机会。”
另一重要板块“新服务”则包括可“沉到基层”的诊断/数据终端、医疗服务的供给创新以及医疗资源的配置优化。
换言之,不同于以开医院及连锁诊所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服务,联想之星所关注的医疗新服务侧重于依靠新模式和新技术支撑起来的医疗服务。
比如,联想之星将医疗AI等热门领域划分为“新服务”而非“新技术”。陆刚解释称,“归根结底,医疗AI解决的是服务问题,利用这项技术,医生可以更精准地对片子进行诊断、更智能地对用药进行指导,这些都需要交互,具备服务属性。”
“新服务”高速发展的前提是“以服务养医”时代的到来。
“当前诸多投资机构及社会力量都在投入于‘以服务养医’系统的搭建,这是一个大的‘地壳运动式’变化,会产生非常持续的深远影响。”陆刚表示,“时机到了,医疗生态会很快重新被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