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18年初,余凯对于赚钱的态度还是“如果现在盈利了,说明我们没有未来”,现在也无法免俗地和其他初创公司一样,开始向赚钱、向盈利的方向倾斜。文章来源:搜狐科技,作者:马文玥。
"拐点来了。你看,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不也过不下去了吗”,一位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在向编辑谈起这些时,显得格外平静。
这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是指“地平线”,一个月来,业内一直流传着关于这家明星创业公司的负面——从裁员30%-40%,再到裁员50%,甚至是裁员80%,无论哪一个数字,看起来都格外惊心动魄。
地平线于2015年成立,是国内最早的AI芯片的先行者。目前已成功流片量产了面向智能驾驶的“征程”系列处理器和专注于AIoT的“旭日”系列处理器。其创始人是在业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前百度研究院副院长,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余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地平线,成立之初就得到英特尔和台积电等芯片行业巨头的鼎力相助。
“超越一个又一个的地平线,在前行的道路上永不满足”,这是余凯为公司取名为“地平线”的原因。但如今看来,在超越地平线之前,首先更需要翻过眼前的群山——事实上,“裁员”风波最早从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显现端倪。
裁员罗生门
根据脉脉的爆料,从今年4-5月开始,在地平线拿到offer即将入职的应届生需强制和公司签下《两年服务协议》,一方面不签署条约则面临错过春招无法入职的处境,另一方面提前解除合约又将面临10万元违约金的赔偿。与此同时,地平线还开始针对不同部门人员进行“优化工作”。
然而仅仅在这之前的一个月,地平线刚刚迎来公司成立来最为高光的时刻——2019年2月27日,地平线宣布获得近6亿美元B轮融资,由SK中国、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本轮融资后,地平线估值达30亿美金,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芯片公司。
就这样,在外部的一片褒奖声中,地平线却对内“业务聚焦,部门瘦身”,开始了战略收缩。
有曾就职于地平线的知情人士向搜狐科技证实,“今年以来公司内部确实一直在调整”,“去年最多大概1900(人)的样子,现在据说也就1400号人吧。”以数据来看,一年过去,地平线人员收缩的比例高达25%-30%。
有员工表示总人数应该更低,大概在1300人。这并非“裁员”的终点,在此基础上恐怕还要大面积收缩——“30%-50%的优化指标”“目标员工降到600(人)”,为了强调这并非耸人听闻,部分匿名员工在脉脉上强调“可靠消息”“绝对可靠”“不夸张”“稳稳的”。
有知情人士则向搜狐科技称“这些也并不能全算在‘裁员’头上,有被‘优化’的,也有被挖的,还有自己走(离职)的。”
编辑了解到,地平线共有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深圳五个办公区。这其中,厦门分部几十号人已经被全员出清;北京总部之外,拥有大量技术和研发人员的南京分部也成为重点“受灾区”,坊间流传着从裁员200人到“一锅端”的多个版本。
有接近地平线的相关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以南京(分部)为例:工程院好像早就变动了,云平台也在变动,研究院也有裁员的,不产出的业务和部门都是靠边站的了。”
一部分仍在地平线南京分部就职的员工则向编辑驳斥了这些说法:“是有优化走人,但这也传得太离谱了”,“我在南京待得好好的,从来没听说过裁员”。
编辑据多方消息了解到,南京分部中南京研究院的裁员板上钉钉,公司HR为这部分被裁员工开出了n+1的补偿条件。留下的员工似乎也未能感到侥幸——有发帖称,留下的员工一部分转入产品线,或有可能明年转外包。
“早该业务聚焦了”,关于裁员,曾就职于地平线的员工向搜狐科技如此评价。
“早该业务聚焦”
从地平线的官网来看,地平线对外宣传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方面:智能驾驶和AIoT。智能驾驶部分,地平线依托自研的自研计算平台与产品矩阵,提供从L2到L4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包括自动驾驶、视觉感知、辅助驾驶(ADAS)等解决方案,已量产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二代”;AIoT部分,地平线依托计算机视觉技术,已推出“旭日二代”边缘AI芯片,提供智能摄像头、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慧工地、智慧安防等解决方案。
18年10月,正值“中兴事件”的余波,国内“痛定思痛、大力发展国产芯片产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彼时,地平线发布了基于其AI芯片的未来城市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涵盖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商业管理、智能安防、智能道路、智能水务等12种场景。CEO余凯信心满满地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打造生态,从技术落到生态,让广大的厂商迅速用上。”
可一年之后,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宣布搁浅。
地平线内部员工向搜狐科技表示,“裁员是要业务聚焦,目前公司的方向是专注做auto(这里指汽车相关)了”。
前员工称,在公司内部的高层会议上,“Kai(指余凯)会说很多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市场战略眼光。他多次提到‘筑巢引凤’这种话,觉得自己的芯片、工具链算法足够好就有了客户了”,不过该前员工同时表示“从技术和资源角度讲他是完美的”——这似乎能解释地平线为什么从诞生之初就备受青睐,也能解释为什么如今却又不得不走向战略聚焦。
“(人工智能)行业的现状不就是这样?谁掌握了场景、谁就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他)从一开始就没做好跪着赚钱的准备”,某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如此评价。
18年初,余凯对于赚钱的态度还是“如果现在盈利了,说明我们没有未来”,现在也无法免俗地和其他初创公司一样,开始向赚钱、向盈利的方向倾斜。
目前,“车载”是地平线最为赚钱的业务。有员工告诉搜狐科技,“这部分收入大概能占到总收入的8-9成”。“车载”是一个大的概念,集成了 ADAS(辅助驾驶)、DMS(驾驶员监控)、车联网等解决方案。
从对外宣传来看,2018年,地平线收入过亿元,2019年全年收入预计也是“亿元级别”。 地平线的合作伙伴有奥迪、博世、上汽、广汽、比亚迪等厂商,今年以来签了上千台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订单。
据搜狐科技掌握的消息,地平线的车载解决方案虽然合作的都是国内一线车企,甚至今年还出海拿下了Robotaxi的订单,但“今年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也不景气,加上融资的6亿美元还得维持长期烧下去”,也是余凯选择“把钱用在刀刃上,让不产出的业务部门靠边站”的原因。
但即使再艰难,地平线也不会放弃“车规级芯片”的研发投入,“毕竟不做这个就撑不起这么大的市值了”,某知情人士告诉搜狐科技。
“车规级芯片”是芯片行业的珠穆朗玛,前上汽总工程师程惊雷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解决方案能满足所有要求。虽然有人工智能企业发布了芯片,但还是Demo(样片)阶段。目前全世界自动驾驶Demo中,即便只有L3级,芯片功耗也不能满足尺寸要求。”
地平线在成立之初,余凯定下的愿景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英特尔”。对地平线而言,重新聚焦auto,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或许是其实现这一愿景的最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