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5月24日报道
近年来,随着万科创始人王石、搜狐CEO张朝阳登上珠峰后,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今典集团总裁王秋杨也都成为了登山迷。山地凭借多样的自然景观与浓厚的人文景观,在旅游业方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山地旅游专家、来也研究院院长齐镭曾表示,山地旅游是门大生意,全球年产值大概是900亿美元,占全球旅游业的20%。阿尔卑斯地区大约是20万平方公里,与广东省面积相仿,这样一个地区的旅游产值占了全球的10%。
山地旅游市场的繁荣背后,反映了人们开始追求亲近自然、悠闲放松、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政府和企业也开始重视发掘山地旅游的文化价值。
山地旅游资料图 中新经纬 罗琨 摄
“换个生活方式”受热捧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的旅游环境载体,具有山体、水体、动植物景观、山地立体气候、区域小气候等自然旅游资源和山地社会生活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以登山、野营、滑雪、攀岩、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休闲度假、观光、摄影、健身、娱乐、教育为主要旅游活动的现代旅游形式。
在国内外户外旅行过程中,国内外游客在出行装备上有明显不同。国内大部分游客偏向于带防晒伞或者遮阳帽,然后拉着装满各种长裙或者短裤的行李箱,乘坐观光车或索道到山顶景点目的地,便开始拍照模式,更注重休闲度假功能。
而国外民众更注重户外体验式旅游,更多的是一个人背着一个登山包,穿戴专业的户外装备进行持续几个小时的登山,只为能享受成功登顶、战胜自我的喜悦。近年来,国外的这种体验式旅游也在唤醒国内部分民众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
上个月,国内互联网圈“996”工作模式备受关注,BAT巨头的员工们也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已经记不清上次和孩子一起出行是什么时候了”,开始有更多的人反思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开始探求新的生活方式。
户外运动爱好者林先生曾是中关村一名资深IT行业程序员,早在2008年就从枯燥的互联网行业转型到户外旅游行业,至今,已从事山地旅游11年。他曾驰骋于贝加尔斯克的滑雪场,也在秦岭深山竹林中连续几天的徒步,攀登过西藏与云南交界的梅里雪山,也在北京房山和密云体验过攀岩或山地自行车。
“IT圈工作压力比较大,于是通过徒步或者登山等户外运动形式放松身心,后来干脆辞职,把爱好当成了工作,换个生活方式。山地户外旅游是一种体验式运动,可以到别人到不了的地方,看别人看不了的风景,还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体魄。”林先生称。
焦作市卢亮沟智能共享户外出发营总经理张敏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上班、吃饭、睡觉是很多人固定的生活模式,亲子家庭关系的维护、身体健康意识的培养、团队建设的训练相对比较缺乏。
“近年来,以教育体验、户外运动体验、文化体验为主的户外出发营备受用户欢迎,根据欧美国家旅游业态的发展规律,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将是以互动运动为主的体验式旅游,而面向家庭为单位的教育体验式旅游将是主要旅游增长点,山地体验式旅游是一种身体和意志双重的锻炼。”张敏称。
名山大川的人文价值
每种山地旅游有不一样的民族特色,不同的文化现象非常有吸引力。山地物流、交通相对没有那么便利,但是保留了人和资源互动的古老方式。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丰饶的乡土物产,原真的地域文化,质朴的人际关系,充裕的户外空间,隐逸的人居氛围,加之个别山地有佛光、冰川、雪山、飞瀑、高山、峡谷、溶洞、珍惜动植物等各种特色奇观,山地成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胜地。
我国古代对名山大川情有独钟,不乏敬畏和崇拜之情。从秦始皇动辄拜山祭祖,到名人志士游览山川、避暑休闲,山地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最佳游览场所,并留下了大量的名言绝句。
其实,古代的“山地旅游”由来已久,北宋诗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便记载了这种山地观光、户外运动的旅游方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寥寥数语,将琅琊山的壮丽秀美与山泉的灵动描述出来。诗中还记录了男女老幼一起唱歌出行,在溪边捕鱼,采山肴野蔌,进行投壶下棋嬉戏的场景。
此外,诗词中描写游记的还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诗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明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游衡岳记》,清朝文学“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记》等等。
山地旅游资料图 中新经纬 罗琨 摄
山川河流虽经历岁月的洗礼变迁,但通过古人的诗词文章,现代人仍可对古人笔下的自然美景产生情感共鸣。人们在登高望远时依然能体会到唐代杜甫在《望岳》中所描绘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在刘彻的《秋风辞》中能感受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所带来斗转星移的萧瑟感。
大多山地都被赋予精神、能量等神圣文化内涵,挖掘利用山地文化资源可丰富山地旅游的内容。在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山地旅游体验中,不仅可以调动全身器官亲近自然,还可以唤起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山地旅游中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的集中反映,既含有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包括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
山地旅游市场的蓝海
据了解,真正的山地运动爱好者,每年要花很多的成本来做户外休闲运动。户外休闲运动中包括了自行车、越野、宿营等,山地运动旅游构成了户外休闲运动的主流。在美国,户外休闲是一门大产业,已成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年度户外休闲消费者支出达6460亿美元,提供了610万个就业岗位。数据显示,户外运动赛事年均参与者在3500万人次,参加赛事的人均花费大概是7500元,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国内山地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峡谷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分布广,高山、极高山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相对较封闭,资源保存完好。在一些高海拔地区,还广泛分布有冰川、雪山等,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开发旅游业具有垄断性优势。中低山在我国广泛分布,占山地总面积的60% ,虽不及高山壮美,但具有休闲、娱乐和运动等优势,开发潜力巨大。
“常常看到国外男孩和女孩约会选择露营,或者户外徒步登山,家庭性的露营出游也很常见。而中国户外活动确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活动,情侣约会就是电影院、家庭周末有空就是带孩子去逛商城,国内山地旅游休闲意识和绿色环保意识还需要培养。”林先生称。
中新经纬客户端了解到,为推进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山地旅游环境,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向全球发布了设立“国际山地旅游日”的倡议,确定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国际山地旅游日”。今年5月29日,首个“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将会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