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对于一个特别年轻的人来讲,我觉得所谓的眼界和格局,首先是要看清楚今天你所在的平台,我刚才讲了怎么样做贡献,你起码得先理解你今天的平台,看明白它为什么存在,你的眼界要跟平台的眼睛看到的一样才行。其次,我觉得为明天做的最好的准备,不是想着今天是过渡性的,而是想到如果今天不是过渡性的,你会怎么样去生活这下面的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我们太多的时候是把人生浪费在觉得每一件事情都是阶段性的错觉上,似乎人生有无穷的未来,而实际上可能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三、四十年。文章来源:Y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ID:YCCN-startups)。
王怀南说
如今的中国充满了机会,所以职场新人面临着无数的抉择。
是进入守业型公司培养某方面的一技之长,还是进入创业型公司全方位地历练自己;如果选择了后一条路,又该如何选择一家有前景的创业公司;进入职场后,面对着与象牙塔完全不同的环境,更愿意表达自我的新时代似乎欲言又止。在这个快速迭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只是新人面临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选择,过来人也有各自的困惑,职场中似乎有年龄门槛的潜规则,创业者也在各自的赛道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从在海外的大公司工作,到回国创立宝宝树,我看过了无数职场人的困境与选择,作为一个职场老兵,我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我在这些问题上的理解,希望能够对正在读文章的你有所帮助。
王怀南:很多人在判断企业的时候,会过度询问他们要做的是什么事情,以及这些事情或者说赛道是否靠谱,我不这么想。
我的理论是在中国做一切的事情,只要它是满足一部分用户需求的,那这个事就是OK的,因为人口实在是众多,一切事情只要具备一定的用户需求都可以做到一定的规模。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也就意味着始终有需求还未被满足,还未被服务。所以我会把百分之八、九十的权重都放在观察团队上,特别是观察一两个、两三个联合创始人。人对我来讲是一切,我觉得观察创始人在中国社会里要比美国和其他的成熟的市场重要太多,尽管在那些市场上其实人也是决定性的,但是在那些地方可替代的团队比较多,在中国基本上是只有这么一群人能成这件事儿。
好的主意、坏的团队,结果是零;但坏的主意、好的团队,结果不是零,因为这个团队最终会把一个事情做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所以我觉得人是一切。然后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你怎么看人和判断人的问题了。
我觉得看团队要判断他们的努力程度,特别判断他们的学习能力。今天你的起点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你明天是不是能做到“士隔三日刮目相看“。所以优秀的团队都是有特别高的学习能力。不能用今天判断你的明天,所以你要判断的是这个人隔了一段时间再见,是不是真的在成长。好的创始人是不能低估的,因为他今天不懂的事情明天就懂了,他今天不会的事明天就会了。所以我觉得判断企业百分之八、九十就是他的人,判断人百分之八、九十要判断他的学习能力。
王怀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认为其实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对一家公司的贡献会很少,我觉得什么都别说、多学习、多观察,然后让公司看到你切切实实的努力。我觉得观察的能力要比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重要太多了。但是同时我觉得你要找到自己很好的mentor,能领着你、给你指点一二的人,每个人的职场经验即便在一家公司也很不一样,好的mentor他能在具体的微观环境里给你指一条路出来。我觉得不是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该说,而是千万最好什么都别说,因为每一家公司的存在,尤其是打拼过来的公司,都一定有存在的道理。观察!学习!贡献!
王怀南:如果我自己回到大学刚毕业,或者说刚刚进入一家公司,如果那家公司做的产品是对社会的某一个人群有所帮助的,这就已经是一个OK的公司了。那家公司如果全是歪门邪道,无法真正为他人提供帮助、创造价值的,我觉得这家公司就不OK,但如果你已经找到了一家OK的公司,你就要想怎么给这家公司的平台贡献价值。首先你要想到的所谓的规划就是让你自己变得有用,很有价值。
有用、有价值,就是帮助这家公司解决他的问题,所以看到更多的应该是问题,以及你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任何在工作职业范围内的东西都是你可以做的,任何在职业范围外的、但是能给公司带来价值的东西都是应该做的。还是老话,观察!学习!做贡献!最好的规划就是成为平台非常有价值的人。做一个平台上有价值的人,就是给自己的未来最好的规划。
想得太多的人往往到了最后全输掉了。职业规划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跟投资股票市场特别像,最后赚到钱的人都不是那种经常买卖股票的人,赚钱的都是看似傻不唧唧的。在股市里赚了大钱的人都是相信一家公司,从来不看它的短期价值,结果五年以后一看,这100万变成2000万了,真正收获的人不是追高抛低,频繁交易的。而且通过研究、观察、学习,找到自己认可的公司,不看短期价值,而是长期成长的。因为他成长了20倍,全是这样的事。
所以没有太多的规划,不要为了明天,而是为了今天。Enjoy today!做今天的贡献就是明天最好的准备。
王怀南:对于一个特别年轻的人来讲,我觉得所谓的眼界和格局,首先是要看清楚今天你所在的平台,我刚才讲了怎么样做贡献,你起码得先理解你今天的平台,看明白它为什么存在,你的眼界要跟平台的眼睛看到的一样才行。其次,我觉得为明天做的最好的准备,不是想着今天是过渡性的,而是想到如果今天不是过渡性的,你会怎么样去生活这下面的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我们太多的时候是把人生浪费在觉得每一件事情都是阶段性的错觉上,似乎人生有无穷的未来,而实际上可能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三、四十年。我们在清华的时候说的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如果每个公司服务五年,你也只能换十家公司,所以在十家公司里,你能不能换到你人生的顶点?仔细想想,其实没有多少是阶段性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把每一家公司当做最后的那家公司,不去想我怎么扩展格局和演进,多想我怎么对这个平台做得有效,这才是重点,今天的努力全是明天的基础。此外,我希望跟最优秀的人在一起,而那些最优秀的人往往是在最优秀的平台上,代表了正能量的一帮人。
王怀南:我是觉得这个坎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首先人的生理确实是不会是永远在体力上走上坡路的。
但是我又说一句,我觉得中国在世界的范围内,是一个对年龄特别敏感的社会。也就是说只有中国人才有所谓的70后、80后、85后、90后、95后、00后,在世界的范围之内,只有millennial对吧?而且这样的称谓还不是对某个人的称谓,好比说“团队里有个millennial”这个说法很怪异。然后我们想到一些中国的、国际的人才,你会发觉其实在不同的领域,差异是非常大的,好比是音乐的天才,基本上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他就完成了他所有创作的顶峰了,比如莫扎特,他就是一个少年天才。再比如数学家,20岁左右不做完你所有的发明,你再也做不出来了,人就这么一种动物。然后你会发现邓小平同志的职业高潮,在70岁到75岁以后,就是说这政治家是吃年龄饭的,但是你不能说这道坎是35岁,因为六、七十岁在政治家里算年轻人。比如里根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当总统的时候已经70多岁,然后80多岁还在做优秀的工作。
所以说中国人对年龄的某种敏感度,是自己创造了一个伪概念。乔布斯二十几岁就进入社会了,但是他真正做出苹果手机时已经55岁了,相当于他在55岁的时候重新创业,但那个时候他已经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了一遍,做了皮克斯这家公司,然后又回来拯救自己之前创建的公司。所以我觉得人生的年龄是自己决定的,虽然有一定的生理的东西,比如说精力不济了,但是精力不济的时候,你会发觉也可能你是个更好的管理者,正因为你精力不济了,所以你必须学会管理的艺术。
所以我觉得不存在所谓的转型和不转型,你确实需要早早地找到自己的使命——你喜欢做什么、你能做什么、社会需要你做什么。这三个事情如果有交集,你就很幸福了。如果这里差一个幸福度,就不太够好,比如说你喜欢做的、也能做的事,但是社会不需要你做。
好在中国你喜欢和你能做的事情,社会不需要的是很少,因为这人太多了,任何一个垂直领域,夹缝中的事情都能做出挺大。所以归根结底我认为35岁这件事情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情,又是一个虚假的事情。你自己要尽早的把自己喜欢做的、你能做的、社会需要做的,早早想到。但是如果今天你就找不到,也许这个事情在你40岁找到了,也许在50岁找到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儿全是一个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一个不太靠谱的概念。
王怀南:在宝宝树创业的过程中间,确实是让我们在12年的时间里接触和了解了中国广大的年轻家长,特别是年轻的妈妈,我觉得整个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还严重的是比较低估了育儿这件事情压在母亲身上的重担,家庭和社会没有对这件事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价值的认同,似乎有一些东西叫工作,有一些东西叫贡献,工作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奉献是不太值得被认可的。我觉得做宝宝树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现象,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通过宝宝树这个平台给家庭尤其是女性,更尤其是单亲母亲,带来更多的社会尊重,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缓慢的过程,但是我们相信也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包容与支持。
在当今离婚率高起的社会,单亲母亲已经不是少数存在,未来也会越来越普遍。单身母亲的困难和无助一定会比普通妈妈多。但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这条道路上通过勇气和坚持来突破和改善自己的境遇与生活。所以首先,单亲妈妈们一定要正视困境,不要负能量,甚至有受害者的弱势心态。虽然每个单身妈妈各不相同,但战胜困境的力量确是一样的。你的内心强大,精神独立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帮助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案。
回到现实问题,首先我要告诉你,绝大部分妈妈由于精力有限或者其他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工作和育儿中取得平衡。我尊重和敬佩全身心奉献给家庭和孩子的母亲,但我更加鼓励,同时通过工作保持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母亲。宝宝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调研和观察:我们发现在中产及以下家庭,全职妈妈实际上比职场妈妈更加有压力,更加不满意现状;而职场妈妈则比全职妈妈更加自信,更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享受生活。你可能会错过孩子孩子成长中重要时刻,可能面临孩子生病时分身乏术的境遇。但你找回自己,拥有了自信和刚强,给了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和刚强。
王怀南:包括宝宝树在内我做过五家公司,确实跨了很多行业,从做战略咨询的麦肯锡跨到了做快消品的宝洁,从老牌互联网公司雅虎跨到了搜索引擎谷歌和社会化的社交平台宝宝树,我觉得从表面看,一切都是不一样的。我也确实经历了很多的不一样,雅虎和宝洁太不一样,雅虎尊重工程师,宝洁尊重品牌经理,雅虎不相信市场,宝洁相信市场投放。后来到了谷歌才知道,雅虎还是相当尊重市场的,因为起码还有个市场预算,谷歌是一分钱的市场预算都没有的。但是不管是几个月还是一年,阵痛下来之后,你会发觉后面的东西全是一样的。人生到了最后你会发觉这跟太极拳是一样的,后面的一切是一样的。生意的前端不一样,中台和后台是一样,违背生意法则的东西全是一套东西。
所以你说宝宝树跟宝洁是不是一样?我今天告诉你是完全一样的。麦肯锡做的全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然后你说卖品客薯片是不是跟卖互联网广告很相似,我告诉你非常相似。一切赚钱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创造价值、排除风险——这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前端。
王怀南:谷歌其实蛮有意思,他是今天所有美国互联网公司CEO的输出地点。我觉得一家公司做到伟大,有一点是可以衡量的,就是它的校友是不是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这件事我觉得谷歌已经做到了。雅虎、America Online 这些公司通通是谷歌的前员工在做CEO,Facebook 的CEO也是谷歌的。我觉得谷歌的成功在于把他的基因和他的前员工成功地输送到了美国互联网的方方面面,有的人可能创业,有的人并没有创业,没关系,我觉得一家龙头企业,他是有责任做到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的。谷歌早就做到这一点了。
谷歌的华人创业,我觉得跟谷歌撤离中国有点关系。就是谷歌退出中国后,谷歌中国的员工面临了一个选择,是你回到谷歌美国或其他地方继续做跟中国不相关的业务,还是创业。似乎离开谷歌加入其他的公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所以谷歌中国很多人创业。谷歌的创业其实是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存在的,有做物流创业的,有做宝宝树这样的创业的,有做拼多多的黄峥,有做阿里巴巴的蒋凡,居然是ex Googler在打电子商务的战争。所以其实 Google 在中国也做到了,创业的很多,守业的也很多,然后在各个战场上都是谷歌的人在较量,这些事对谷歌有无数的好处,它也起到了该起的责任和作用。
同时我觉得这里有一个特别特殊的自私的原因,就是当别的公司都是谷歌的人在管理的时候,某种程度上谷歌就赢了。因为我老说A角、B角,就全是你的B角在管理其他公司,那些人带去的全是谷歌的战略,你是没法和谷歌竞争的,所以一切离开谷歌的人去到新的公司都说咱别做搜索,因为谷歌太厉害了,这完全保证了谷歌在美国的成功。
王怀南:一个领先的企业和一个追赶型的企业,战术和战略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难做的是领先的企业,好做的是追赶型的企业,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好做的问题。对于追赶型的企业,第一大家的关注点不在你身上,也就是说你在暗处,人在明处,所以追赶型的企业打领先的企业是一打一个准,因为领先的企业已经不能做有的事情了,而追赶型的企业其实打游击战争是非常厉害,除非领先的企业已经把这个市场的钱赚完了,也就是今天你再用同样的方式进入就不行了。所以追赶型的企业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完全立足的情况下,你一定想到怎么样在暗处做技术的差异化、做产品的差异化,甚至做竞争的产业化、市场投放的差异化,这我觉得是一家公司比较幸福的阶段——有老大,但又是好行业,这个行业的战争还没结束,这样的时期真的应该进入。
在我的心中没有所谓的红海和蓝海,我觉得这是一个伪概念。你说电商是不是一个红海?但是生生在红海里被拼多多杀出了一条路,但是他杀出这条路跟阿里的路、跟京东的路不一样,它是用社会化的方式杀出来的,所以你的竞争必须要差异化。
但是这个问题最难的是在初创的企业有幸变成了领军企业以后,因为你再也看不到明处的老大了,你就老大。老大的最大的问题是你看不到老二在什么地方,比如曾经的美苏冷战,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经济就下滑,因为美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跟人较劲。你会发现当了老大之后,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真正要问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做什么样的战略?一个初创的企业如何做差异化的战争?一个老大的企业怎么样去形成自己的危机感?
一家企业从初创做到一,从一做到二,你会发现他最难的是在每一个阶段需要的战略和战术不一样,所以要逼着自己错位,要自己多疑,每天像惊弓之鸟一样。所以大企业就要时不时的造成区别,造成难堪,要造成多疑。
王怀南: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是一个无边界命题,在任何为人类服务的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对于母婴家庭,这一有着需要更周密、更可靠的服务的群体更是如此。开脑洞来讲,假如人工智能真正能带来机器人的家庭应用普及,之前那位备受育儿和工作之间两难选择的提问单身母亲,或许就解决了难题,而这是个世纪难题,有极大的前景。
说近一点,AI其实已经在逐步应用在母婴家庭用户的生活当中。宝宝树通过十多年的用户洞察,发现母婴人群的核心四大需求是获取知识、交流交友、记录成长及购物消费。这四大需求的服务领域可以说都有AI的涉足,有的还是初涉,有的已经在不断进化。比如Siri是苹果手机中的人工智能,宝宝树其实也在探索智能语音功能的在母婴领域的应用,例如获取知识这个需求当中,我们在尝试提升用户的应用便捷、效率及精准度;再例如我们也在做宝宝的哭声识别,试图破译宝宝的需求。在消费需求领域,我们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母婴商业数据库,基于核心生育和行为数据,宝宝树可以精准描绘用户画像,洞察用户需求,改善商品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同时也提升商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