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注:蚂蚁金服新一轮140亿美元的融资,是全球史上最大的一笔单笔融资。通过梳理蚂蚁的全盘商业模式,能够看到不断新增、催生的新兴生活应用场景和三年内潜在一半的全球人口红利已经成为蚂蚁金服未来想象力的最重要双轮支撑。文章来源:搜狐科技
6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轮140亿美元融资。新一轮融资除原有股东的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美国银湖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等全球顶尖资本。
这是全球史上最大的一笔单笔融资,超过了此前传言的100亿和120亿美元,该轮融资后,蚂蚁金服的估值也高达1600亿美金——这个估值甚至超过了阿里巴巴上市前的估值,2014年上市时,阿里巴巴的估值(以68美元/股的发行价算)也只在1400亿美元左右。
目前,蚂蚁金服这家未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越了百度,成为了国内排在阿里巴巴、腾讯后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年里,余额宝规模几经受限,受新规影响,消费金融业务转型走上去杠杆之路,金融业务利润大幅缩水,今年一季度蚂蚁金服还被披露亏损1.14亿美元。一时间,蚂蚁在金融领域的想象力下降了很多。
那么,蚂蚁如此高估值从何而来?
当编辑梳理蚂蚁的全盘商业模式时发现,从两年前起,蚂蚁的金融业务开始不断对外开放(从流量到技术),而支付宝已经从一个支付工具,发展成为衣食住行的全生活平台;与此同时,蚂蚁金服近两年也在沿“一带一路”的路线积极地布局着海外市场。
不断新增、催生的新兴生活应用场景和三年内潜在一半的全球人口红利已经成为蚂蚁金服未来想象力的最重要双轮支撑。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
从2017年初起,蚂蚁将已经成熟的技术集中输出到境外地区,希望与当地的电子钱包企业通过技术援助、人才培育等方式,共创出适宜当地环境的本地版“支付宝”。如图所示,过去三年内技术出海已经覆盖印度、韩国、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
“蚂蚁将与生态伙伴一起为金融基础服务不足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带去中国成功的技术经验和模式,加速完成服务全球超过20亿消费者和2000多万中小企业的目标。”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称,中国正步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了中国企业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C轮融资,引入多国外资战投也成为此次融资最大特点,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对编辑透露,融回的资金将进一步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与科技创新投入,同时也将用于培育全球新兴市场的本地科技人才。
另一方面,从业务布局上看,尽管支付宝的金融业务(支付、理财、消费信贷和保险等)对消费者的感知最深,但目前,金融场景仅仅只占蚂蚁金服技术应用的数十上百个生活场景之一。
2014年成立的蚂蚁金服,在支付宝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财富、保险、信用等多业务板块,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快速扩张,业务格局也初步成型。
例如双离线技术用于扫码乘公交地铁、生物识别技术用于身份认证打通政务办事、区块链技术用于公益捐赠让信息更透明、智能风控技术让用户可以先享后付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一边让消费者的生活办事更加便捷,另一边让对应的商业、政务、金融等行业的运转效率也高速提升。
如上图所示,支付宝已经成为数亿用户衣食住行的万能生活平台,越来越多的生活服务都可接入支付宝平台进而融进蚂蚁的生态体系,多维的服务而又促进更多的用户量增长,扫一扫已经成为支付宝服务的万能入口。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宝与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跃用户数达8.7亿,国内服务中小商户已达1500万。
未来,蚂蚁金服的战略方向将集中在两大并行的方向:技术开放让生态场景越来越多,技术输出让全球移动支付发展对标中国。未来三年,潜在普惠人口将接近30亿,这已经为全球一半人口。
这两大业务战略方向的背后,都来自于技术的驱动。据之前流传出蚂蚁的一份融资文件中统计,因此,预计在2021年,蚂蚁金服的三大收入来源中,“技术服务收入”将从现在的30%大幅升至65%以上。
“技术服务收入主要是指蚂蚁的核型技术能力全面开放,为各行业共创转型支持,例如移动开发平台mPaaS会为各行业共创App终端服务框架,12306、苏州银行等已接入。再如风控技术平台蚁盾也在为医疗、共享单车、银行等服务进行反欺诈等识别。未来这些技术将成为蚂蚁的核心业务模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位蚂蚁金服内部人士对编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