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6月11日报道 (编辑:马赈翊)
有人说新浪微博正变得越来越重。其实,“变重”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都从单一的业务模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重”。只不过,变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向发展——增肥;一种是纵向发展——增高。而按照大众审美来说,人们(用户)往往喜欢挺拔的身姿,反感大肚翩翩。日前,微博宣布进军手游、推出微博点评两项新功能,刚好证明了微博在上述两个方向上的“增重”。
“微博手游”:如果只是为了快速变现,也可以玩玩
新浪微博的发布会很有意思。一方面它强调微博将进军手游,另一方面,微博宣布打造社交游戏生态体系。猎云网编辑君认为手游和社交游戏的概念有重合部分,但又不能混淆。“微博手游”的概念从根本上说,有些附和潮流的嫌疑。根据微博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财报显示,微博增值服务营收15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这其中虽然微博游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微博游戏收入目前主要来自于PC端,而非移动端。微博进军早已人满为患的手游行业,其最核心的优势似乎也在其具有的社交分享属性。这样看来,微博想要的是打造横跨多个平台的社交游戏。
微博实际上没有理清自己和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的根本区别。用户登录微博,其根本目的是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价值可以是娱乐八卦、可以是认知新事物。而用户使用微信,其根本的需求是联络感情、保持熟人之间的联系。微信上添加社交游戏,可以满足联络感情的需要。这是在核心业务上的“增高”,因为与本身的属性契合,而产生互为促进的效果。而微博添加社交游戏,则有些画蛇添足之嫌。很难想像基于弱关系链条的、本来是希望发现有价值信息的用户,会因为简单的游戏排行而乐此不疲地使用微博。
很显然,微博打造社交游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让用户可以更长时间地停留在微博平台上。换句话说,微博希望通过打造社交游戏平台,让自己增重。只不过,它选择了与自己本身属性不相符的“增肥”方式。
和Twitter一样,微博上市后也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开辟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无可厚非。但如果社交游戏真的有益于社交媒体的盈利增长,那么作为老师的Twitter何以一直没有进社交游戏?在持续“增肥”的过程中,新浪微博的“重”开始让人厌恶。在远离Twitter模式的同时,新浪微博似乎朝着Facebook的“平台梦”进发。令人尴尬的是,Facebook的平台模式正在得到自己的纠正。曾经大肚翩翩的Facebook如今已经将平台策略,转化成以Facebook为中心,Instagram、Paper等高质量应用承担部分重要社交角色的模式。
总结为一句话,微博进军手游似乎是个放出来的“卫星”。跨平台的社交游戏应该是微博发力的重点。但是社交游戏和微博的媒体属性存在一定的悖论。猎云网编辑君虽然不看好微博进军手游,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短期变现,玩一把票也是可以的。毕竟,微薄的核心战略还是做“Feed流”生意,社交游戏等充其量只是一个附属增值业务。
“微博点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简单地说,“微博点评”融合了大众点评的广泛性和豆瓣的专业性。通过提取、整理用户高质量的点评信息,来为用户提供类似于点评网站的服务。
“微博点评”和微博本身“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的属性契合。同样是变得更重,但却是采取“增高”的方式。之所以说微博点评会成为新浪网微博新利润增长点,源于微博做点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微博上用户产生的点评信息充足,这是先天优势;
·微博上的点评信息所覆盖的范围比较均衡。坐拥6亿用户,微博每天产生的信息中,多少都带有对某一事物的用户评价。其涉及范围很广泛。但正因如此,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信息相对分散;
·微博对此采取的策略是:通过算法和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论的整理、提纯。一方面,将那些来自某一领域专业人士的点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便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价值的点评信息。另一方面,微博点评成立了数百人的“点评团”,为用户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个领域的点评信息。
除了和自身属性吻合,微博点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解决了目前点评类网站的瓶颈问题——点评信息真实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质疑、点评的质量越来越差。微博的媒体属性,让其点评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当然,信息的客观,归根到底要看一个社交媒体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用户之利益高于一切”的格调。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点评推出的时机非常微妙。先是阿里巴巴投资了新浪微博、之后腾讯投资了大众点评、再后来阿里微博合作打通“新浪-支付宝”微博购物支付体系。点评作为电商的“上游”,其产生的效果不言而喻。这样看来,微博点评既是为新浪微博为自己谋出路,也是为“干爹”谋福利。点评可以与线下商家合作,推出基于LBS技术的O2O业务。当然也可以直接为淘宝等电商平台导入转化率更高的用户流量。无论如何,微博都可尽享“导流”红利。
最后,猎云网衷心祝福微博可以成长为“高富帅”,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