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腾讯2010至今的投资案例数量共计550起,投资游戏行业项目共有85笔,占比约15.4%,投资社交行业项目共有31笔,占比约5.6%。文章来源: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刘洋。
5月5日,自媒体人潘乱的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自媒体历来喜欢先下判断再做解读,潘乱也是一样,文章开头即说:“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随后各类大V或媒体人都纷纷表态,基本分化为两个阵营,一类支持潘乱的想法,腾讯没了梦想,在高盛系领导下多了投行思维;一类则认为腾讯的梦想是生态化的梦想而非个人意志,腾讯从未丧失一家巨头公司该有的核心能力。
腾讯,你这不合格的财务投资人
2017年11月,李朝晖透露腾讯投资金额已过千亿,投出的独角兽规模公司超过50家。刘炽平在2018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上也曾透露,这些企业所新增的价值已超过腾讯本身的市值。高额的财务回报和开放的生态模式,让腾讯内部将自己定位为最像财务投资人的战略投资人。
对于战略投资人而言,投资目的会主要聚焦在产业端的横向与纵向扩张以及多元化发展,财务投资人则是以财务回报作为首要目的,退出才是财务投资人收获的时候。
从2010年至今,腾讯的投资案例数有550起,但是涉及退出的却鲜有人知。除了阅文集团、搜狗上市获得了账面上的回报,其他关于腾讯退出或者卖股的信息几乎无从查到,根据CVSource上的数据显示,不足5%的项目实现了退出。如果对于财务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退出环节都不是腾讯关注的重点,那么腾讯还是一个合格的财务投资人吗?
腾讯的本质是一家社交公司也是游戏公司,但凡涉及这两部分的业务,任何创业者都该清楚自己在腾讯版图上的位置。同样,只要是这两方面的业务,只要有人和腾讯竞争,就是多大代价,腾讯都愿意付出。
在游戏领域,控股游戏公司对于腾讯来说驾轻就熟,在绝地求生火遍中国的时候,小米和网易的吃鸡游戏纷纷抢跑开始圈地,腾讯迟迟不拿出作品,这与行业一哥的身份颇为不符,但是,腾讯实际是为了拿到蓝洞公司的正版代理权,名正则言顺,这也为日后狙击网易埋下伏笔。2010年前的腾讯有些急功近利,看着手上的大把流量,用着一切可以变现的方法。如今的腾讯似乎慢了下来,它并没有在乎网易和小米会提前跑出来,后发一样可以制人。
并且,只要与游戏相关的产业,腾讯也不允许任何的竞争对手染指。
以直播为例:2018年3月8日,斗鱼宣布获得了来自腾讯的40亿元融资,同一天,虎牙也宣布获得了腾讯的4.6亿美元融资。斗鱼与虎牙是游戏直播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
由于游戏直播在游戏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腾讯拿下这条赛道的决心是外界难以理解的。有个例子,在虎牙的招股书中有着腾讯未来可通过市场竞争价格获得虎牙50.1%的股权的条件。但是实际上,虎牙是按照同股不同权的AB股上市的,虎牙真正的控制权依旧牢牢握在其母公司欢聚时代手上,腾讯想要控制虎牙十分困难,但是腾讯还是提出了这么一条,他的意义在于什么呢?1,吓退潜在的竞争对手;2,这家公司腾讯很看好,只要有人敢争,付出多大代价腾讯也会在所不惜。目前斗鱼还没有披露招股书,但是不难想象,腾讯一定会在招股书中设置类似条款来保障被投公司不会被任何竞争对手染指。
腾讯在核心行业所做的这一系列保障和约束是任何财务投资人都不会做的,没有任何的财务投资人会拼着两败俱伤也不允许同行进入。
腾讯,这八年都做了什么?
据CVSource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17年,腾讯共有479笔投资。
腾讯2010至今的投资案例数量共计550起,投资游戏行业项目共有85笔,占比约15.4%,投资社交行业项目共有31笔,占比约5.6%。2017年腾讯对外投资共计118笔,其中游戏行业投资有9笔,占全部投资的7%,与游戏正相关的文化娱乐产业合计32笔,占全部投资的27%。由于部分投资未披露金额,故按照投资占比来看,腾讯对泛娱乐相关产业的投资达到了34%。如果将金融行业的7笔投资也算上,腾讯相关主营业务的投资将达到39%。
2017年,阿里巴巴对外投资合计44笔,其中对于电商、新零售以及金融行业的投资有15笔,也占全部投资的34%。如此看来,对于主营业务所在产业上的关注,腾讯要比阿里巴巴做的更到位一些。说阿里巴巴还在要求被投公司需要与自身业务有关联,腾讯完全转为投行模式的说法并不准确。
腾讯怎么做,你才说他有梦想?
2010年,是3Q大战发生的那年,也是潘乱文章里写出决定腾讯未来的总办会的前一年,正是这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迫使腾讯反思。那一年,有好事的媒体出了一篇名为《XX的,腾讯》的雄文。文章刀刀见血,言辞辛辣,并配有企鹅身中数刀的图片登上杂志封面。那些声泪俱下控诉腾讯的创业者包括:周鸿祎、鲍岳桥、王兴等。
当时的王兴说:“还有什么是腾讯不能做的。”彼时的腾讯也被人说没有梦想,但是产品能力毋庸置疑,只要别人做了一个以流量为基础的应用,腾讯一定可以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应用。那时候围绕他的突出问题是抄袭。
8年后,腾讯的开放性共生平台已经演变为一个巨大的生态和组织,8年前那篇文章开篇时提到创业者王兴,也长在这个共生平台上。然后,人们得出了腾讯在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核心战场不断溃败,源于它走上了这条开放投资道路。
暂且不说搜索/微博/电商/信息流/短视频/云等业务是否是腾讯的核心业务,这几个战场,腾讯真的彻底失败了吗?不要忘了,在腾讯做电商时的财付通被支付宝按在地上摩擦,却奇迹般的在微信上通过红包彻底复活,甚至与支付宝分庭抗礼,科技巨头的出现并非天然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那么腾讯不去亲自做创新转而进行投资,就真的说明其产品能力下降吗?以潘乱文章里举得例子来看,“在京东尚没有拿到腾讯融资之前,每逢刘强东去美国学习,腾讯的电商都会组织一次资源集结从而与京东进行竞争,结果是它不仅仅是跟京东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了。所以pony和Martin说,这仗没法打了。竞争对手的老板都不在公司,人家都不管了,底下一帮兄弟打你都打不过人家,这没法打了。既然没法打了,算了,交了吧。”
与其说是腾讯产品能力的下降,不如说从一开始,腾讯电商就不是京东的对手。外界通常解读为腾讯不具备电商基因,说白了这本身就不是腾讯该做的事,花费过多精力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这很难做到提升产品,却容易导致战略失误。看看阿里在社交上花了多大的力气,栽了多少跟头,就不难想到腾讯想做电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果腾讯一意孤行,未作出改变,竞争的胜负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腾讯的边际不会像现在这样清晰。现在的腾讯是一家社交公司也是游戏公司。没有人会说腾讯是一家搜索公司、云技术服务商以及电商公司。对于一家科技巨头而言,无边际并不是好事,这说明这个公司的发展没有方向和核心。
人们提到苹果公司会想到生态,会想到整个依附于IOS系统建立的开发者、硬件、软件等一系列闭环,但是提到三星的直观反应是百货公司和知名财阀。前者的市值是后者的三倍以上,无边际固然可以开发投资人的想象力,但是也会限制企业内各方向业务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巨头们在孵化出一个成型子公司后都会选择分拆的原因之一。即便是像美团这样一家边际很不清晰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砍去了包括早餐外卖、排队机、WiFi等近10个业务。
纵使腾讯如潘乱所愿,每一次都获得了战斗胜利,每一个产品都亲力亲为,那么就不会出现八年前的事件吗?以腾讯的体量和能力来看,亲力亲为的结果就会导致有很多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与腾讯靠的太近,太近了要么被摧毁掉,要么被合并。那么八年前全民倒腾讯的一幕还会出现。这就是人们心中那个没有放弃产品梦想的腾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