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盛阿阿阿艳
私信
16

圆桌分享:新出行环境下,创投机会在哪?

2017-11-30
听大佬聊聊出行行业的未来机会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1月30日报道(文/盛丽艳)

11月29日,在2017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上,德师傅CEO张久鹏、网秦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途歌出行高级副总裁李徳、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就《“品质出行”追求下的创投机会》做了圆桌沙龙分享。

德师傅CEO张久鹏

张久鹏讲道,德师傅是一家为高端车主提供打破行业潜规则,提供透明服务的管家式服务新型汽车连锁机构。而随着整个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德发展,今天这个行业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传统业态。因此,德师傅也通过更多用户,选择自己拥有车辆,从而提供后续服务,改变了繁琐的服务方式。

但是,如今出行领域需要面临政策与道德德风险,作为与出行息息相关的服务公司,德师傅的定位是不是单纯做服务,要为出行做很重要的服务的承载,包括共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大型的爱车服务公司的原因,在没有定位好自己的同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打击同行,主要有三点:第一,整行业从业者格局需要提升和塑造;第二,快速成长时,更需要一个时间沉淀和积累;第三,随着中国连续七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量第一,最后势必形成一个势能。

0 张久鹏

网秦创始人兼董事长史文勇

在史文勇看来,未来十年,汽车会像手机一样走向更加智能化,提升人的品质出行和车联网方向有更多机会可做。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将会取代传统车,这样会导致很多传统车厂从制造业向服务商转型,未来汽车出行的模式也会有很好的改变。在产业链内和外,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我们现在的创业者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关于共享汽车和品质出行,史文勇强调了三点建议:第一点,作为消费者还是强调体验;第二点,在于产业整合;第三点,需要精细化管理。共享汽车在第一个阶段,应该先把想用车的人痛点解决掉,从一个企业来讲,也可以尽快盈利。

0 史文勇

途歌出行高级副总裁李徳

李徳认为,出行行业的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车上的传感器、GPS跟车定位技术,大数据等和车的轨迹进行结合,以及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都是促进这个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行业爆发的背景下,目前的车队规模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车队规模和用户体验是决定共享汽车接下来该往哪走的关键。

0 李德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

曹巍认为,企业最大的风险是自我封闭,没有看到整个行业的变化。新出行领域的团队大部分都是互联网背景的,但是真正在行业里边有话语权的可能还是传统汽车产业巨头,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作为初创型分时租赁公司,不管融资了几轮,不管你做一二线城市还是小城市,最大的风险是忽略了市场的变化。

[3226][933]

本次峰会以《赋能万物 智领未来》为主题,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AI星球协办,分为28日、29日两天,主要以优秀创业者、投资人表彰以及创投嘉宾干货分享为主。近百位知名投资机构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投资人与创业者就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新零售方向的多个议题展开探讨,共同寻找创业新商机、把脉未来新方向。

以下是圆桌分享实录,猎云网(微信:ilieyun)整理删改:

况奕(主持人):也是谢谢猎云网主办方,在座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来主持这个论坛,我们在座也是有企业家有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也有做投资界的同仁们,我觉得还是按惯例,还是先请个人做自己和公司的介绍。

曹巍:蓝驰创投是一支基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双轮驱动的投资基金,我们有15亿规模人民币基金还有3亿规模的美元基金。我们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从新能源主机厂到车辆交易平台,很系统地围绕出行和汽车产业链条进行布局,今天也非常感谢猎云的邀请,有机会跟大家讨论一下未来出行格局。

张久鹏:大家好,我是德师傅张久鹏,我们为高端车主提供打破行业潜规则的新型汽车连锁机构,截至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30个月,很幸运完成了几轮融资。汽车后市场在2014、2015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但是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前景,我们也希望把德师傅做成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服务品牌。

李德:大家好,我是途歌的李德。我们不带司机,你只需要下载一个APP,交点押金,成为我们会员之后,就可以用车、开车。你只管开车,跟车有关一切出行交给我们做。途歌刚刚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金,总部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已经开通我们的业务,西安、南京已经开始在布局。未来途歌梦想是你只管开车,其它事情我们来做。所以围绕这个目标,我们现在在后台的人工智能这套调度系统以及线下城市里面运营系统,包括汽车产业链搭建正在进行当中,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各位交流学习。

史文勇:网秦是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从07年智能手机快速部署应用,智能生活更多依赖在手机上,这十年是智能手机的十年,而下个十年是智能汽车的十年。从移动化的角度,手机解决了随身设备跟随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出行,传统车就像我们20年前用诺基亚一样,相对偏功能化和工具化,我们认为在未来十年,汽车会像手机一样,走向更加智能化,提升人的品质出行这样一个观点,所以网秦从2015年开始,慢慢转型到智能汽车,先是从系统平台开始做,包括现在关注一些出行服务的市场机会,作为一个专注在移动领域的上市公司,我们持续在这块做一些投入。

况奕:还是优先请企业家,哪位先出来讲讲你们新的出行环境下行业的变化趋势,以及你们做的事有什么创新?

张久鹏:先说一说我们的理解,德师傅是一家新型的汽车服务机构,我们与出行还是有一定关联的。这个行业、市场足够大、很多用户足够多,车主一想到汽车服务其实满脑子都是骂娘的东西,要么4S店太贵,要么路边店不放心,今天这个行业相当于当年酒店行业的现状,随着整个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互联网发展的普及,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传统业态了。很多投资人没见过我们之前也会问,你们不是修车的公司这有什么可投的,或者这东西没什么可做的。

修车是一个服务载体,因为这个事既不能单纯轻也不可能单纯的重,需要有一个有机的结合。其次,随着人们整个出行的选择面越来越大,很多用户也会通过一些新型出行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看到汽车服务选择自己上门或者是很繁琐的等待,现在整个新的出行,不管以后无人驾驶还是现在整个系统运维解决方案,都是出于改变传统汽车用户体验的想法。而我们也是通过更多用户,选择自己拥有车辆,比如像途歌这样的企业,用户不需要到店,不需要上门,还能够享受透明服务,远程交易,这是我们对于这个事情的感受。为什么刚才想让途歌先说,他们离出行更近,我们提供后续服务,我们改变了繁琐的服务方式。

李德:途歌成立于两年前,那个时候我们也很迷茫,两年前我们不敢想象,把一台价值10、20万的车放在路边让人随便开,我们投入10台车,看这个资产怎么来操控。这两年走下来之后,我们两个感觉。第一个,确实感谢技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这个东西没有移动互联网你是做不了的。在我们车上有几十个传感器,基于GPS技术跟车定位,数据和车的轨迹进行结合,这表示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智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第二个,我们要感谢摩拜单车、ofo,通过移动支付,像微信和支付宝,然后就可以把一台自行车骑走,这个教育了用户,使得用户通过下载一个APP然后就可以把这个车开走,开完之后直接用支付宝和微信来结算,使这种消费行为得到了普及。基于过去两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摩拜和ofo商业模式的成熟,使得共享汽车现在成为了一种可能。大家注意到是两个月前交通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国家大力支持叫分时租赁出行的这种模式,我们注意到最近两个月全国一夜之间大概冒出来100、200家形形色色共享出行平台。这么多的平台一出来之后,现在就想到底这个行业下一步往哪儿走?我们天天在摸索。我觉得还是两个根本问题,第一,你的价值是什么?我不能买车,下载一个APP便捷用车,这里各家的规模目前看来都没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的测算,当你下楼在你需要用车的时候,在你一公里半径之内你能找到下载APP的车,现在看来还很难做到。这个车联网的密集程度,可能是未来的必须要过的关,车又是资产很重,玩汽车确实需要很大的资本。第二,的确是你的用户体验,上了你这个车安不安全?到底在车上舒不舒适?我用完车以后,用户体验怎么样?所以这里面涉及技术的进步,涉及到用户体验,显然现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做。车辆越来越密,用户体验越来越好,我相信共享汽车爆发,这个时间有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是八个月。大家注意到ofo和摩拜起来的时候,其实在去年这个时候,好像街上还不太多,但是今年上半年一夜之间,摩拜和ofo遍布大街小巷,你的车辆怎么样?用户体验怎么样?共享汽车什么时候像共享单车一样爆发,能做到这一点有可能就是这个行业的独角兽。

史文勇:网秦在2015年开始关注汽车产业链,看到智能汽车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我们发现在整个汽车智能化过程中,出行服务也在陆续被改变,就像滴滴出行网约车,大家改变传统打车的模式,再加上共享单车引起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这种新的提法。

我想做个补充,从产业链角度看,还有个大背景,工信部扶持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出行,让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车,这样会导致很多传统车厂从制造业向服务商转型,吉利、比亚迪也有自己的汽车服务公司,未来汽车出行的模式也是很好的改变。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不断发展,我所知道一辆车一次充满电能跑200、300公里,基本上满足一天大致的需要。在产业链内和外,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我们现在的创业者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汽车这个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无论是电池技术,用电动车取代传统燃油车,还有汽车智能化等等,将被智能技术改变,更好满足消费者,未来在车联网有更多的文章可做,因为车的某种出行体验做的好,用户宁可把自己的车放那不开了。

曹巍:出行领域,我们看到用户需求解决A点到B点,用户关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一个是体验,C端用户诉求是非常清晰的,主要是成本和体验效果。我们要看到基于不同的出行场景,会有不同的深度体验上的一些要求。到底是一个三到五公里的短途的出行,还是长距离的出行或中远途出行,滴滴满足了一部分需求。不管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还是燃油车分时租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用户的成本和体验为主轴的模型,让用户端产生很好的口碑效应,在用户端传播起来。所以我们现在在看的时候,我们非常关注行业巨头的一些动态,这里面我们所说的行业巨头,可能不是滴滴,滴滴已经在出行领域一个入口级别,但是我们关注行业巨头反而是一些汽车生产厂商,比如比较传统但是率先去尝试新能源分时租赁传统厂商,比如说像海南马自达比如上汽、北汽,都在尝试建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这些平台都在从成本和体验两个维度差异化地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模型,有些则基于充电桩。

从场景角度上,为了解决用户从A点到B点最优的体验和最优的成本,可能需要的,一种是做所有权的转移,我把这辆车变成你的车。另外一种方式,我通过分时租赁的方式,我要给每一个细分场景定制一辆车,我们一个维度一个维度去看,运营公司有运营公司的维度,主机厂有主机厂的维度,但是大家在自己维度范围内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是整个出行大版图后面一层一层的机会,可能是跨界的合作或者跨界的交流,主机厂和运营平台真正走到一起,大家一起真正把需求拆透、理解透。除了主机厂运营平台还有围绕车辆各种各样的服务平台,都是一张网,大家齐心协力,在成本、价格、体验中找到平衡点。我们看到未来的机会不一定小团队的创业机会,行业巨头与有一定品牌和一定影响力的第三方机构,大家组成一张网,围绕这个模型一起解决问题,出行领域的趋势是跨界联合。

主持人:确实出行是一个大行业,解决了A点到B点,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大概两到三年之前,第一波有非常多与车、出行相关的公司,但是现在很多都不在了,您觉得这一波出行最大的坑在哪里?

曹巍:最大的风险是自我封闭,没有看到整个行业的变化。刚才讲到行业内的团队大部分都是互联网背景的,但是真正在行业里边有话语权的可能还是传统汽车产业巨头,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我觉得作为初创型分时租赁公司,不管你做两轮还是四轮,不管你做一二线城市还是四到六线城市,最大的风险是忽略了市场的变化。

另外一个风险,从宏观角度上,出行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如果去看欧美一些一线城市,可以发现从A点到B点不一定搭乘汽车,用户不一定选择汽车,包括摩拜和OFO,抢了两轮车还有三轮车还有小面包的生意。

微观上,从自己公司现金流管理来看,出行公司更多看重的是模式,因为国内人均汽车保有量低,大家对私有物品的意识导致纯2C的模型比较少,大部分偏租赁或者分时租赁,现金流链条拉得比较长,如何管好现金流这也是出行公司和分时租赁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巨头像滴滴在一个非常大的基础设施上做纯平台,现金流还是非常强的,但是这些创业公司是从一个细分垂直场景切入,你要有自己的固定资产成本,整个现金流模型风险很大,两个观点,一个从宏观一个从微观。

史文勇:有三点跟曹总说的相关。第一点,作为消费者还是强调体验。我们讲共享汽车或者分时租赁的细节,现在大部分的平台用户自己去找车,我知道有一家公司优开,承诺送车上门,从用户体验,我下了单我要去哪里,对方把车送过来,还车人家去取,这个对于用户肯定提高了体验。除了这个以外,车里头暖心的小的一些创新,用户体验改进,将来可以做。

第二点,在于产业整合。包括地方政府的支持、落地,牌照,汽车产业这不是低头干事就能干得成,还需要抬头看天,我知道传统运营商对车行业虎视眈眈,还有电力公司,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好。我曾经看到一个创业团队,想基于充电桩或者停车场提供分时租赁服务。

第三点,关于精细化管理。汽车行业不是线上更多,而是线下,共享出行或者网约车来看,滴滴更多像交易撮合,你要做分时租赁,或者更细化,就像我们快递行业或者电商行业,顺丰自建很强大运力,这时候出行跟快递本质上没问题,把东西从A点送到B点,出行就是从A点到B点,就是出行品质的保障,QS等等,这个行业玩家很多,难度也很大,如何看大家优质整合,资源互补,快速把这个行业做起来。

史文勇:过去十年,可能创业界,大家最流行的是互联网做营销做用户,大家都很在行,但是现在在出行领域做汽车,特别是汽车这个东西,你只有用户思维,你只有互联网思维,你只有营销打法可能不灵了,为什么?车是一个资产,它在这个城市出现以后,它实际上围绕这个资产,和城市方方面面打交道,包括上游整车厂家,下游用户,中间各种各样的部门。线下这一套运营逻辑和体系,如果不做扎实,早晚会成为灾难。共享汽车,我觉得未来是线上线下的打通了以后,这里面基于刚才说的成本和用户体验这两个目标,不管你是线上思维还是线下运营,最终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里面最大一个看点。

另外,现在环保很重要。在共享汽车里面有一种趋势,好像大家做共享汽车感觉一定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趋势,的确电动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国家在大力推动,但是有一个问题,各个城市有存量车,私家车服务一个人,分时租赁的车服务效率很低。最后一点,北京有7万多张出租公司的牌照,还有租赁公司的牌照,这个存量的东西要不要做,大家都去电动汽车,由于续航里程还有充电,各个城市还无法解决。共享汽车在第一个阶段,应该先把想用车的人痛点解决,从一个企业来讲,也可以尽快盈利。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成熟公司,最终支撑你能走多远走多久的还是看你能不能盈利,如果盈利这个公司能走下去,如果不盈利烧钱,我也不敢想象这个商业模式能走多远。

张久鹏:出行对我们来说,我们虽然做服务,但对汽车并不陌生,我个人有过四年汽车租赁从业背景。目前,国内共享出行公司一半,或一半以上服务都是我们。

让我们判断有两个风险:第一,是政策风险。中国国家政治体制,决定了政策可能会影响一个行业。今年国家对环保政策的提出,其实对于很多企业,生产服务型 企业都有影响,而对于出行包括现在做新服务,不是单纯传统服务商,这里面也有风险,假设国家哪个相关政策出台,是否说大家这个行业还能活得很滋润或者是什么样的发展情况。

第二,是道德风险。以前做租车,车辆的丢失率包括损毁率都是很高,这里面很多原因,都是来源于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所造成的,而这个在出行领域里面也能看到。大家可以看到,大街上好多共享单车,这些共享单车里面有些车辆是人为的因素弄坏的,这都是道德风险。

其次,我想说的是坑。现在,我看到2014年底2015年,汽车后市场的投资,不管况总还是曹巍总都是做投资,我们要多久对这个行业做洗牌。其中,不乏很多互联网公司搞了汽车项目,号称两年对行业进行重新洗牌。但今天这个公司这个项目已经不做了,停掉了,这个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也一定没有那么复杂。原来做租车,不管全球大的公司,中国跟欧美市场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把一个区域或者把一个单一业务,先做透做明白,才能产生好的机会点或者盈利空间,而不是单纯融资。因为这个社会上也没有那么多滴滴,也没有那么多美团。所以,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坑。我们不是单纯做服务公司,我们为出行公司做了很重要服务的承载,包括共享。

况奕(主持人):我这边有一个问题想问张总、李总,大家在领域有巨头,车后4S店,你们是想做干掉他们,还是说长期合作共赢。

张久鹏:我们既没有想被招安的想法,也没有想干掉谁。市场不够大,有市场需求,一定要去教。对于我而言,除了有几份大的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背景,过去其它一些创业项目,到今天为止我创业的项目还没有死掉,因为我比较幸运。其实,我们比较用心做事,不太擅长去做一些忽悠的东西。第二,整个中国汽车后市场,我们不管是出行领域还是说服务领域,包括我们的这些贸易以及电商这些领域,现在都处于一个相对混乱,同时带着更多机遇的一个机会点。

大家可以看整个中国,就拿我们而言,汽车服务企业是有资质的企业42万家,有营业执照100万左右。而美国从当年50、60万家,到今天只剩下十几万家,要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在美国有几家大的上市汽车维修公司,而中国没有,有三点原因,第一,这个行业从业者整个格局需要提升和塑造;第二,人的本性的东西,中国人做生意要么老干掉谁,或者怎么怎么着快速成为行业第一,但其实需要一个时间沉淀和积累;第三,这个行业,随着中国连续七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量第一,最后势必形成一个势能。

德师傅没开过任何一家新店,我们看到了整个市场存量,包括国家的供给侧的改革,这些都是跟我们行业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是认为这个市场机遇大于威胁。我的结论是这个行业有机会,今天还没有大的巨头出现,机会是均等的。

李德:站在出行这个行业机会太大。说两个数字,第一,中国13亿人口,有驾照不到2亿,还有10亿人口,假设里面20%要使用汽车,你可以想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而汽车在整个现在社会,按照现在很时髦的话对美好生活很重要的载体,我相信享受汽车,靠汽车来建设自己新生活的时代已经来了,我觉得这个市场是足够大。第二,汽车产业经过了一百年的发展,我记得首汽约车老总讲现在汽车面临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汽车产业怎么样来进行重构,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产业到底是什么人的机会,这也不知道。也有可能你以前做得很牛逼的地方,在新的商业生态里面就失灵了,所以在这里面我认为市场足够大。而产业又发生一个百年难遇大的洗牌重构期,我觉得有的是机会,重在你能不能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最后有没有人来买单?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不愁。

况奕(主持人):还有很多问题跟嘉宾和专家沟通,但是时间有限,今天的讨论就到这儿,谢谢各位!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