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3月17日(文/姚洪喜)
继Facebook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极有可能被戴上全球科技领域最大IPO的光环而备受关注。从去年无数次传言和否认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昨天的一条微博宣告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又更近了一步。“阿里宣布已启动在美上市事宜,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将积极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与多数公司秘密递交上市申请不同,阿里该次公开表态赴美国上市有点出人意料。不仅透露自身安排,也再次向港交所表明了态度。尽管未能100%确定会是在美IPO,但可以说离港交所已渐行渐远,天平已倾向了美国资本市场。
消息一出,不少悲观论调开始横行,给出的理由就是拿淘宝假货、支付宝VIE等事件来拷问马云与阿里集团。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历史性思辩皆因处境不同。阿里此时赴美上市根本没有那么悲观,相反,或许让阿里做的更好。
马云稳获公司控制权
由于阿里集团主体注册地在国外,也就限制了在国内A股上市,摆在面前的主要是港交所和美国。针对阿里这样大体量的公司要想完成上市并不难,况且还成为港交所和美国交易所竞相“拉拢”对象,难的是综合照顾到各方利益,包括马云团队、投资者和公司长期发展等。
在不少人看来,港交所应是阿里上市的最佳目的地,这也是马云所希望的。但港交所一直秉承同股同权的原则,始终未能对阿里所希望的“创始人即便是股权低也能掌控公司命运”的期望值做出让步。在马云创造性地提出“合伙人制度”,却又被港交所无情拒绝之后,阿里则把目光再次瞄向纽交所。
实际上,阿里此前也一直在与美方市场有沟通,也可谓是两手准备。去年7月份,美国纳斯达克曾主动出击派出高管与阿里高层会面,欲与港交所抢生意。另外,美国资本市场早就频繁向阿里“献媚”,意思是要在后者IPO之际分一杯羹。最新消息显示,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JP摩根、摩根斯坦利以及花旗银行等这6家知名投行都在竞争承销商工作。
在得到美国资本市场瞩目的同时,赴美IPO还能彻底解决马云继续控制公司的问题。无论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都可使用AB股的“双重股权结构”,利用同股不同权的原则解决马云的后顾之忧。另外,这也符合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股东软银、雅虎的需求,他们也倾向于阿里赴美上市。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表明,公司希望通过赴美上市这一举动“使公司更加透明、国际化,进一步实现阿里巴巴的长期愿景和理想”。这也意味着阿里集团会严格遵循美国交易所的规定,做到信息透明。
别夸大假货冲击波
从目前来看,阿里集团的主业务营收来自天猫、淘宝以及B2B平台。其中C2C交易模式的淘宝网因前几年假货较多备受质疑。这也被一部分认为是阿里在美上市的一大隐忧,因为美国市场对淘宝销售假货惩处更为严格。
实际上,这个夸大了阿里赴美上市的风险。首先,不仅国内电商存在售假问题,连美国电商网站诸如eBay也无法杜绝该类事情发生。其次,淘宝已在准备向良性方向发展,从07年开始推行“消费者保障计划”,包括“先行赔付”、“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一赔三”等,再到后来联合国际反伪造联盟打击网上假货,淘宝一直在持续打击网上假货,健康的网上购物环境逐步得以改善。
可以确信的是,阿里还会继续以更加严格和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假货问题。这点马云也深知其中弊害。
另外,一般赴美上市公司都会购买“诉讼保险”,即便是在集体诉讼案被判赔偿,绝大多数金额将由保险公司来支付,这也降低了费用支出。
公司依旧处于高增长阶段
尽管阿里集体目前还不是上市公司,但经雅虎已披露了其近几年的营收数据,可谓是早已大白于天下。
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营收分别为24.45亿美元、40.8亿美元和67.35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80%、74%和65%;在净利润上看,分别为2.68亿美元、9.84亿美元和28.09亿美元。在营收高度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也飞速发展。
不仅如此,还有几个关键指标反映出公司的良性发展趋势。首先,毛利率近三年却呈上升趋势,已由2011年的66%上升至2013年73%。其次,在主营业务上,阿里集团从2010年时的亏损状态到2011年盈利3.4亿美元,再到2013年主营业务利润已达30亿美元,增长近9倍。再次,2011年至2013年期间费用增长率分别为23%,28%及15%,呈现减少趋势,这说明内部的经营效率提升。
在中国市场,阿里巴巴在B2C、B2B和B2C三大市场上均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行业第一。除此之外,公司从去年开始一系列举措,包括投资新浪微博、入股海尔集团、收购高德地图、购买文化中国等,据统计,从2013年初至今,投资公司近30起,不仅为未来业务产生更多协同性增长空间。
随着相关业务价值的逐渐体现,还可以不断提升阿里集团价值,这也将为资本市场赋予阿里巴巴集团更多的想象力。并且中国电商市场依然处于爆发增长阶段,阿里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可继续享受这一“电商红利”。
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巴巴在美IPO时并不是单纯追求高估值而透支未来增长空间。一是需要结合自身财务指标做出合理定价,避免Facebook上市初期的糟糕表现。二是马云管理团队还要从雅虎手中购买剩余股份的50%。一旦估值过高,阿里回购成本将大大增加。
赴美IPO的几点影响
在我看来,这主要体现在对中概股刺激和阿里竞争对手上。
1、加速海外业务布局
前几年阿里海外业务主要通过B2B平台来完成,在B2B平台退市后,阿里巴巴并未放弃海外业务拓展,反而是通过投资的方式不断加码。去年下半年,美国电商物流公司ShopRunner以及移动创业公司Quixey分别获得阿里领投的2亿多和5000万美元融资。今年初,阿里巴巴又投资了美国高端奢侈品网站1stdibs,2月,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Vendio和Auctiva共同创办11 Main,进军美国电商市场。此外,阿里巴巴还拥有面向海外消费者小额跨境在线交易的“国际版淘宝”速卖通,并于今年2月推出了天猫国际版。
加上马云近期强调的“从端到云”战略,阿里云也在积极走出国门拟在全球市场与亚马逊展开竞争。可见的是,阿里巴巴在海外的布局越来越大。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对其业务开展无疑是个利好。
2、 利好中国概念股
自从去年500彩票网、58同城以及久游数码等公司陆续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后,中概股似乎是迎来了2010-2011之后的再次上市小高潮。
做空势力连续落空之下,中概股信任危机警报得以缓解。如今又有可能创下全球科技界最大IPO案的阿里集团赴美上市,无疑将会刺激中国公司的上市信心,尤其是对于迅雷、搜狗、聚美优品等准上市公司。
另外,对刚刚提交IPO申请的新浪微博也是一大利好,毕竟阿里集团还是后者的股东,并且有可能继续增持。但对直接的竞争对手—京东而言,这个消息就不太妙了。
3、 压制京东上市表现
尽管1月底便提交了赴美上市申请,但京东的IPO步伐却不快速。做为国内第二大电商企业,京东主营业务依旧是B2C领域,这与阿里集团旗下的天猫直接对垒,但份额不及后者。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3年在中国B2C市场,前三名的市场份额依次是:天猫(49.08%)、京东(18.16%)、腾讯B2C(含QQ网购和易迅,共5.68%)。尽管在近日京东接收了腾讯的QQ网购和拍拍业务,但依旧与天猫相差较大。
阿里此时有关上市的表态也将直接影响京东IPO表现,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且是中国电商市场的冠亚军,投资者的策略或因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