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猎云网读者elise901投稿
在中国互联网业界,除了买小米手机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产品是需要用“码”购买的?
至少百度“百发”的发售告诉你,在网上购买理财产品,也得用码抢。
时至2013年年末,百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又抛下一记重子。继10月份推出之后,12月23日,百度理财归来,联合嘉实与富国两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号称8%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百发”。正如抢购小米手机一样,“百发”的发售引起了比起10月份“百度理财B”时更为轰动的效果,当日认购金额就突破了30亿元。一时间,“百发”一码难求。
比起余额宝4%到5%的年化收益率,百发能够将年化收益率做到8%的原因是百度创立的所谓“团购”模式。“百度百发”产品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将零散的小微资金集合起来走银行的协议存款通道,以此获得比活期存款高数十倍的高额协议存款收益。与此同时,针对外界对百发8%承诺收益的质疑,证监会也发文为百度背书,称百度向证监会报送的业务方案中未涉及8%保本保收益等违规内容。百度在同华夏基金的合作中,仅起到流量导入的作用,未参与基金销售业务。
2014开年,百度又上线了“百赚利滚利版”,背后是嘉实的一支货币基金产品。虽然不及百发和百度理财B的8%高收益,同样受到了追捧,每人累计限购2万,并设置了每日购买限额。而在百度理财的网站页面上,百发的产品栏赫然写着:收益播报8.156%。
就像是小米手机本质上只不过是另一台安卓手机一样,无论是百发,还是百赚,都没有脱离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售传统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模式。也就是说,百发们也好、余额宝也好,这些产品仍然只是改变了传统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远谈不上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颠覆。然而,百度百发当天认购突破30亿,“百度理财B”上市4小时内10亿元额度被抢光,余额宝2013年度规模1853亿元的“战绩”也表明,即使只是从渠道颠覆,互联网也大有可为(由于目前BAT三家公司都未涉足P2P网贷,百度的小贷业务等其它金融服务仍在筹备中,故本文只评说理财产品在互联网渠道的热卖现象)。
基金和理财产品通过互联网发售早已是银行和基金公司的重要渠道,为什么却从未达到像如今百度和阿里入局这种轰动效果?直到阿里带头,百度入局,才真正出现了全民抢码的繁荣。就像是,在众多智能手机的制造商中,只有小米开创了一条互联网道路——粉丝经济、重视用户参与、借助互联网营销;而百发之于互联网理财产品,就像是小米之于智能手机行业——在我看来,在余额宝展示过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可能之后,一种普惠式的金融引擎随着百度的加入和大力宣传被真正地撬动,“普惠金融”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互联网巨头的进入对整个互联网渠道购买理财产品有两大影响。从卖方角度讲,百度的进入,使得原来的理财产品在线销售由中小互联网公司参与和单纯由基金公司借助互联网渠道在线销售,转变为由拥有大量用户群和流量的互联网巨头牵头,与线下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共赢的模式。百度这样的巨头所拥有的流量和覆盖面,以及对互联网资源的运用,是中小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的金融机构不可比的。无论从产品还是营销手段上,巨头的加入,更容易调动起网民的热情,方式更加互联网化,也更加容易为人所接受。
正是由于百度巨头的进入,彻底搅动了所谓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引擎——不但调动起了全民网上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许多参与者也因此跟进,市场彻底被炒热。
而从用户需求上来讲,对于用户来说,首先吸引他们的必定是高收益率。当然,巨头们能够提供的当然不只是高回报率这么简单。除了高收益之外,百发们还提供了抢购的参与感、优于一般金融产品的用户体验、拥有大数据基因的理财前景……等等,这些都从需求方面撬动了用户,构筑成为了“普惠金融”的切实体会,完成了从教育普及到金融实践的链条。
到此,预期收益其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百发是一个标识,它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切实推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空前的机会,而用户也得以参与其中。一个“普惠金融”的阀门就此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