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14日,由投中信息主办、投中网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投资进化论”,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就未来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进行讨论。猎云网作为媒体支持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上,歌斐资产、投中信息联合发布2016中国PE/VC行业白皮书。歌斐资产私募股权投资投资合伙人王彪文表示,IR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将合理往下调整;GP在投资行业的关注上,开始往技术驱动行业跑;中国私募股权行业自身的特色开始体现出来。
以下为王彪文精彩观点的分享:
这是歌斐和投中第四次一起合作发布白皮书。歌斐在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算是起跑者,2010年成立,到目前为止算在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做的比较早,覆盖也比较多。我们手头上看的行业趋势,掌握的一些数据,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歌斐是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我们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尽一份力。和投中合作,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一年我们在行业里面看到的趋势,一些方向。
同时歌斐在其他领域,其他方向,在私募股权这一块,我们通过本身的数据库,希望把国内私募股权行业,标杆还有数据希望能做的更完整,这个和中国基金协会还有其他联盟一起合作。今天我作为白皮书发布仪式,过一过白皮书里面的重点。
平均IR会合理往下调整
首先对2016年私募市场的回顾。去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比较多波折,IPO退出数量和规模稍微相对之下比较2015年有一定的回暖,并购退出的数量规模相对还是下滑,从规模来说到了平稳的状态。中国股市去年全年,属于下滑的趋势。投资回报数据是共同综合起来的数字,从2013年之前享受到政策红利比较高的回报,过去两年我们看到理性合理的状态,去年的回报还是相对比较高,大概是59%。退出回报不好,数据没有公布,我觉得这些数据应该是偏高偏好。我觉得这些平均IR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继续发展下去,会合理的往下调整。平均退出的期限上升。
2013年IPO重启之后,证监会监管之下,退出的机制更加完善。所以,期限也上升,这个也是合理的。私募股权投资,说穿了就是以时间换取高回报。早年的暴利短期回报年代已经过去了,期限的上升,大家的预期对期限也是会持续加强。
报告里面还是要关注的是,即便之前看到回报数据有下滑的趋势,或者呈现理性。但是募集情况2016年依旧创了新高,2016年募集规模几乎是1700亿美金,总共募了1350个基金,规模是105%,数量是12%。这个体现2016年的基金平均规模是增加了。这里提到对于不同阶段的投资数量还有规模,虽然早期项目在左边这个图的红线,说是说已经开始降低,不过从数量来说,还是占了多数。而在投资规模来说,发展期是上涨的特别快,这和刚才提到募集平均规模加大,投资规模平均其实也加大了。
LP市场机构投资人在2016年开始加大影响力
LP市场分类,还是以个人和企业为主导。非常明显,机构投资人、投资公司,比如歌斐这种母基金,机构投的公司,政府机构,很明显在2016年开始加大影响力。我个人认为,未来中国私募股权发展会沿着海外的迹象走,机构投资人为主导。政策引导基金,在以政府政策为引导,去年444家,总共是1200多亿的规模。
毕竟是有政策引导,早期和创投基金为引导基金主要的投资对象。我们看到以托管、委托方式,母基金定制账户的方式,也逐渐被引用。另外就是社保,2016年重新开始对私募股权重新做配置,2008年国务院发表的社保私募股权市场化基金投资的批文里面,社保其实是有10%可以投于市场化私募股权基金。我们在2014年的社会保险学会报告里面发现,直投加上股权投资现在是12%。我觉得社保在这一块加大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还是值得期待的。然后就是保险基金。目前我们统计到的数据,保险基金整体已经投了私募股权基金大概70余支,绝对还是有发展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险资引导基金还有其他国内的机构投资人,会对中国未来私募股权在LP这一块,会取得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些数据,2015年,中国基金会协会成立一系列条文,整个监管的步伐,监管相对比较完善。目前看到已经备案的私募股权管理人,高达17000家,已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几乎有5万家,和2015年比较之下,明显发现天使基金有下滑的趋势,创投基金、成长基金和并购基金都有所增加,这个是基金备案这一块。
政策红利,很明显看到募集规模的增加。点对点2016年GP的存续期预期绝大多数5到6到7到8年,这和之前相比绝对是加长了,投资逐渐比较理性。新规模普遍上升,非常明显的,从规模和数量,2016年募的新基金或者准备募的新基金,三分之一介于12亿和30亿人民币之间,这个算是历史新高,所以规模在加大。基金规模平均加大,体现在国内优质项目估值居高不下,在政策改变之后,IPO窗口的不确定性,变成许多后期项目迟迟未上市,持续在募集,这个相对应的体现出来,基金规模相对加大。人民币还是绝对的主流,相对美元基金募集来说。
退出的数据,这里提供的2016年并购退出的倍数和IPO退出的倍数,8.6倍左右,主要背后有一些比较大的项目,银行国企项目。从GP对2016、2017年退出回报倍数的期望感觉上还是相对比较高,6到9倍或者9倍以上,都占了20%,综合起来是40%。早期投资还是占了整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大家在这些方面还是有所期望。这个数据可能未来会有所调整,2015到2016年高回报9倍以上,也已经有稍稍下调的趋势。
GP在投资行业的关注上,开始往技术驱动行业跑
去年我们看到最大的趋势,而且也是最关键的,就是GP在投资行业的关注上,开始往技术驱动行业跑,和中国以前以市场运营模式的创新比较之下,我们看到更多企业,看到更多分析,看到更多技术门槛比较高,比如说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云服务这些,这个趋势非常明显。从去年早期开始,到下半年,基金募集专项基金也能体现出来。尤其中国VC这一块,感觉架构上更加接近于我们在硅谷看到的情况。
资金不断涌入的时代,整个行业开始多元化
我们这次白皮书我们定位成“百花齐放、共创历史”,主要认为私募股权行业目前走向专项化,在行业上分的更细,医疗、文化、硬件、智能制造分工更加细,加上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产业基金的崛起,产业基金背后也是沿着行业沿着产业在打,加上国家引导双创政策上的推动,我觉得我们处在一个资金不断涌入的时代,整个行业开始多元化,新的东西出来。我本身做外资出身,之前是美元基金,我常说中国私募股权有很多可以借鉴海外的发展,今天2016、2017年节点上看的话,中国私募股权行业自身的特色开始体现出来。所谓的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国外没有,即便有规模也没有那么大,未来有一定的未知,这也是中国特色。政策上、产业基金上、私募股权上的联合,这是一个非常期待的局势。
刚才提到,基金平均规模的加大,还有优质项目的估值居高不下,这个我想对于回报,投资期限的影响,未来都是大家作为私募股权行业从业者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