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赵子潇
私信
20

创业公司招人难:现实比你听到的这些故事更残酷

2016-12-05
人物
创业是一场修行,你得永远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充满鸡血。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2月5日报道(文/柯晓斌)

创业是一条破釜沉舟与自己较量的不归路,荣光与艰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企业成长生态链里,相对弱势的初创期团队招人不易,找到对公司文化高度认可、匹配的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初创型团队陷入了“招人、流失、再招人”的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打市场时乏力、找投资时力不从心。“连做梦都是在面试。”市场不相信创业者的眼泪。团队内部,老板的眼泪更是被蒙上不可理解的滑稽色彩。

他们的孤独,无可诉说。

招人困境

从望京南地铁站步行约20分钟后到达宏源大厦,这是一个聚集了大量公司的商业成熟区,上下班高峰时,往来的电梯通常要等上几分钟才能勉强挤进去。

今年4月份,为了能给员工提供较好的办公环境,在投资方的支持下,李伟(化名)在宏源大厦租下400多平的办公室,正式开启他的新项目,核心成员都是与他共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的朋友。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他的团队由原来的4人核心成员扩充到现在的18人,为满足业务需求,过去两个月,资方联合公司花去接近3万元在各种渠道投放招聘广告。

但效果并不明显。投出去的3万元在接近3个月的时间里,仅仅招到了3位员工,相较于他三顾茅庐凭借自身品牌背书挖来的11位匹配度较高的人才而言,这个投出显得相当不划算。

尽管不划算,但招聘还在持续中。

10月24日,李伟推掉了下午重要应酬,在办公室里等参加面试的人,安排HR打印好10份性格测试表,并且提前跟HR、总监沟通好:性格测试作为依据,总监面完了,就直接推到我这里来。

距离约定面试时间不到十分钟,HR的手机陆陆续续地响起来,毫无意外地都是下午原本要来面试的人临时告知不能来面试的电话。理由都概莫能外的是:同时在准备多家面试,最后去了实力更强的公司。

原本准备好的测试表最终只发出去两张。“做完测试题,面试者直接到我这里来。”李伟临时的决定让HR颇为尴尬。

这并不是李伟第一次被放鸽子,但却是他第一次改变面试规则。“直接和创始人聊天,会不会对求职者更有吸引力?”“为什么在线面试转化率这么低?我们办公环境差么?”

面试结束后,这些近乎训斥性的问题让一旁的HR只能默不作声。“这些人不来面试,招呼都不打?都不会做人么?”点了一根烟后,李伟深深地吸了一口,一个问题又接着一个问题的砸向HR。

这次不愉快地面试经历,让李伟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撤掉目前所有渠道上的招聘广告,把主要精力放在“挖人”上。

最近,他一直在挖一个多年好友到公司做COO,这个朋友从创业公司出来后去了BAT中的一家,尽管李伟诚意满满,但目前得到的结果还是委婉拒绝。“用诚意去感化,不管成或不成,我只能釜底抽薪。”

过去通过招聘广告招来的3个人,李伟来并不满意,尽管是初创型公司,但他依然建立起了淘汰机制。“一般初创型联网公司都是九九六,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要求人的抗压能力特别强,同时还得是多面手。”

但能够有这样抗压能力又是多面手的人才,在经历过创业浪潮后又不愿意再去初创型公司。

毕业近三年的黎青(化名)在上一个公司倒闭后,便一直对初创型企业心有余悸。原来,她在徐家汇宜山路一家做女性内衣电商平台做内容策划,为了鼓励她,老板给了她一定比例的期权。然而今年十月份,公司宣告解散,老板带着5个人转而做淘宝店。

“现在,我选择投简历都是C轮以后的公司,这样比较有保障,再也不想去创业团队了。”

“初创型企业,老板会通过美好的愿景给员工打鸡血,但初创型企业随时可能会倒闭,再去找工作时很多大公司又看工作经验,直接在简历环节就被淘汰掉了。”她说,一山更望一山高,如果有选择余地,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去初创型企业。

一个礼拜前,她成功地拿到一家C轮公司的offer,并且入职。

不能言说

全线撤销渠道广告,一次意外的开人,却给李伟带来一次地震。

上个礼拜,李伟开除了2个人。“什么玩意儿,业务能力不强,还特别爱吐槽。”回想当初被开除的那两个人,心直口快的他依然充满气愤。

让李伟下定决心开除的是一次不配合。因没有模特,她三番五次地说服公司一个93年的姑娘去当模特,拍样片。“我是来做设计的,长的漂亮就要我拍样片?当初面试的时候可没这么要求。”

双方僵持不下,几经思考,最后李伟选择开除她。而另外一个被开除的人则是让李伟毫无犹豫。“因为行政和前台尚未区分,作为公司的前台,她三番五次吐槽自己工作累。”

他的“任性”决定,引来了资方的不满。

凭借良好的圈内口碑,和对项目赛道的判断,投资方在李伟创业初期,就给予了他近500万的种子轮支持,这部分投资主要是用来搭建团队和铺设市场之用。

“怎么突然把广告渠道全线撤除了?”“在团队不稳定情况下,贸然辞人,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做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怎么这么沉不住气?”刚回到家就接到投资人的电话,这通10多分钟的电话,投资人的连续追问李伟他忐忑不安。

“创业团队本来就是哪里需要补哪里,开除一个没有这种认知、不配和工作的人有错么?”挂完电话后,他第一次怀疑了自己的决定,在微信上询问一个朋友。“初创期团队稳定最为重要,除非能迅速找到替补成员。”看到朋友回信,已经是第二天。

他无法预料,等待他的是更大的挑战。

李伟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何维)动摇了。“到现在半年多了,我每个月就领5000多元的工资,自己还要贴钱进去,现在我们的市场还没做出来,投资人的钱也一直在烧,要不我兼职在团队里做吧,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来帮忙。”那晚他们两个酩酊大醉,李伟不想并害怕给出他明确的回复。

联合创始人最后还是选择退出,只剩下他孤军奋战。他们协商好:为稳定团队士气,何维每周争取来一次公司,对内对外还是以联合创始人身份自居。

尽管这样,但联合创始人“每周来一次公司”这个决定还是在团队间传的沸沸扬扬。

因为团队人员不够,李伟经常在公司加班到深夜,有时索性就在办公室睡觉。

晚上11点多,宏源大厦的其他办公室灯光基本灭掉,公司的其中一个设计走后,李伟不得不自己补缺,处理完白天事务后,晚上伏案做设计。设计对于美术专业的李伟尽管不难,但占据了大量时间。他不做这种基础的活也已经好多年,但为了这个项目,他只能亲自出手。

在他办公桌上,除了一些文件、书籍外,还放着一盒咖啡,还有几盒尚未拆封的烟。

“每天能睡5个小时,就觉得是一种奢望。”自从创业以来,李伟的睡眠严重不足,有时是为了一个好的想法儿激动得睡不着,有时也因烦心事带来的压力而辗转难眠。

最近,他一直在看《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这本书,尽管知道这种文章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营养,但他依然习惯在夜深时翻开看一下,缓解那种无法言说的孤独。

“创业是一场修行,你得永远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充满鸡血。”这是他很喜欢的一句话。

拉锯战

这是一场拉锯战,身心俱备。

在不间断工作一个多月后,李伟病倒下了,被辞退的设计师岗位先后面试了几个人,依旧还没能找到合适人选。尽管现在有些员工表现差强人意,但为了业务正常运转,他只能忍痛留住。

团队的搭建确实让他心烦,但有时他也会用“国民偶像”雷军早期的遭遇来自我安慰:雷军当初恨不得花150%的精力去找人,曾经一周内5天,每天超过10个小时用在去说服一个跨国公司高管加入小米,最后对方还是选择放弃。

“我们后台数据,一个岗位被Touch了700次,线上投递简历150人,最后去面试的只有20人,面试结束后,该创业公司发出去一个offer,较为有趣的是,拿到offer的人直接拒绝了。”某定位于高端程序员求职网站的创始人何斌无奈自嘲:当时和这个企业签订了三个月的协助招人协议,看到这个严峻形势后,一个月后双方协议终止。

缺人这件事,是所有初创型企业的痛,李伟是其中之一。

为了填补岗位空缺,在他手机里下载了6个招聘类APP,每一个都是会员,每天在线时间累计超过3个小时。“零碎时间基本都在邀约面试,有时在梦中都是。”

随着市场被拓宽,现有团队已经无法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图纸能让他满意的寥寥可数。很多时候,他成了设计主力,其他员工做辅助。刚从医院出来的第二天他就开始在办公室熬夜。

“也不想试事事亲为,但创业团队就是这样,我都是被逼的。”

初创期公司,找一个合适的人,往往得花上3个月左右,但市场不可能给他们3个月的反应时间。

创始人必须是团队最后的王牌,哪里有问题就得补哪里,而这张王牌在团队缺人的情况下,容易深陷在琐事当中,无法抽身。随着市场的开拓、订单的增加,这种急迫感让李伟无暇顾及外围资源。

“出去跟朋友见面,我可能会谈下一笔业务,一次合作,但我现在每天就深陷在不停地涂涂画画中,把时间耗在基础工作之上,但这个是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必需有质量保证,为此我又不得不做。”

像他一样的创业者不是少数,很多有梦想的人都在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上。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尽管中国创业企业数量增幅有放缓趋势,但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每天新成立的创业公司仍达到1.54家。

而与这盛况相违背的是,资本寒冬来临。融资放缓、估值跳水、裁员收缩、资本出海、VC改行……步入2016年,资本寒冬言论不绝于耳,创业者融资难成为创投圈常态,这一经济背景让初创型企业创始人备受煎熬。

资本寒冬下,有大量创业型公司倒下,人才回流,求职市场异常火爆。

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企业服务的创业项目得到资方的认可,而招聘产品这块尤甚。“就目前情况而言,想要打破现在招聘市场格局,很难,除非有一种新技术能改变目前的招聘场景。”

投资过魔方招聘的“1898创投基金”投资经理张腾告诉猎云网,初创型团队,创始人事事亲为绝对弊大于利,资方做投资尽调时肯定会考虑团队成员的构成,创始人的精力一定要放在搭建外围资源与资本对接。

同时,他不建议初创型团队创始人通过招聘网站这种渠道去找核心成员,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是不少的压力,作为创始人就得靠自身的背书,通过情怀去感化核心成员,这样的团队凝聚力也高。

招人,辞人;面试,继续面试;白天应酬拉资源,晚上涂涂画画做设计;这样的节奏像是一场争执不下的拉锯战,正是这样的拉锯战让创业这场马拉松充满惊险,让李伟身心俱疲。

不过相较于其他草根创业者来说,他是幸运的,毕竟在创业之初就能够得到资方的认可,但经过近半年的拉锯战后,下轮融资时资方的天平会倾向何方,他不得而知。

“这才是最让我恐惧的地方。”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