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2月2日报道(文/赵子潇)
“人都是孤独的,所以一定要有一台个人设备,给人独处的娱乐空间。”坐在面前的王集森告诉猎云网(微信:ilieyun)。如果没有嗨镜,很多人不可能知道这位博士辍学的理工男、硬件领域的连续创业者也是一个热爱电影的人。
前不久,嗨镜H2产品结束了众筹,最终众筹金额为653万,比起第一代的122万超出5倍多。这个数字对于王集森是超出预期的,也增强了他的信心:作为一个大众消费品,这个方向逐渐被认可。
在上一次采访中,王集森告诉猎云网他对于观影设备发展趋势的看法:
电影院是剧场时代,电视,投影是客厅时代,但王集森认为视频还没有进化到个人娱乐层面。“手机勉强算个人娱乐产品,但革命还不够。消费内容小屏无法承载,需要有一款影院级别的工具。”
索尼HMZ并没有智能化
嗨镜二代是一代的升级版,王集森称,除了头显屏幕没有更换,其他硬件及设计里里外外全部有了改进。
为了让人们佩戴更舒服,嗨镜H2与面部接触的部分换成海绵材质,工业设计上也更加贴合人体工程学: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一,外形上看紧凑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嗨镜为屏幕自主研发了驱动显示芯片,使其适配格式更多,3D支持更强。“之前的芯片能力太单一,双屏驱动芯片没有这么专业的,我们只好自己做。”当嗨镜作为单独设备接入显示器时,可以适配更多的格式。
而谈到头显设备,不得不提的就是已经停掉的索尼HMZ项目。在此之前,索尼停止HMZ项目研发,把所有精力转向了Project Morpheus,也就是现在的PSVR。
为什么会选择索尼已经停产的项目继续?王集森给出的答案很简单:“HMZ只是一个头戴显示器而已,嗨镜是一个互联网产品。
HMZ买后还是要对接其他设备,产品定位上和嗨镜存在着差异。如果没有主机设备对接,购买率会低很多。
VR只是一个市场营销行为
对于H2来说,它打开的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很多人喜欢把它与VR相提并论。
在H1发布时,王集森说不能把嗨镜和VR混为一谈;而H2增加了VR的功能。其中内置了VR商店。不过对于VR的未来,王集森并不是很看好。
“拿VR头显举例,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它都是一款极客产品,操作复杂,适合数码发烧友;另外一点,外观上就不像是消费品类。 ”
尽管嗨镜现在属于小众市场,但王集森并不担心:“任何一个品类刚出来一定是小众市场,一定是种子核心用户和尝鲜者喜欢尝试的产品。通过传播影响渐渐积累,显得很慢,通过一个平台期。但是一旦随着产品迭代,自身也会迭代,不断优化,变得越来越大众,了解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到一个点上,就会形成爆发,跨越鸿沟。”
而嗨镜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成为消费品的潜力非常大,看视频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大众接受的,操作难度不高。
可以看出的是,除了几家把VR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大多数大公司还没有把VR作为主要战略发展方向。最值得说明的一点就是,VR的留存很难。在嗨镜H2初步的数据显示,观影时长远高于使用VR的时长。
“VR能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故事都不好说,目前来说更多是一个营销行为。”在王集森看来,当下的VR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传统电影带给人的魅力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叙事方式的结合给人艺术感染力,但VR现在宣称的身临其境很诱人,但是细节方面非常困难。
“最起码在三五年之内无法解决,”王集森说,即便未来VR娱乐真的成了,也不可能彻底消灭传统的影音娱乐,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娱乐需求,就像视频消灭不了音乐一样。音乐还是音乐,视频还是视频,虚拟现实还是虚拟现实。
互联网院线可以超过万达?
在嗨镜中观看的内容来自战略合作方,优朋普乐提供的资源,因此在线影视是不需付费的。但是,主打“私人电影院”概念的嗨镜,是希望在内容上做运营的。
如果有了嗨镜,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替代电影院?王集森觉得至少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人们不愿去电影院,选择电视上点播的话,几个人看一部电影,对于发行方是一件很不利的事。”作为个人设备,嗨镜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社交。当多人约看同一部电影时,H2上的语音控制键可以搭载实时通话的功能,进行实时交互。物理空间不在一起而虚拟空间在一起,嗨镜提供了最佳表现。
对于电影院来说,上座率不足和线下维护成本过高是其主要劣势。如果转移到线上呢?王集森算过一笔账,假如票价和每人每年观影次数基本固定,那么几千位用户就可以和影院持平。万达在全国有上百家影院,那么如果嗨镜拥有几十万用户的话,是否能构造一个线上的万达?
嗨镜也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尝试,很快就能在嗨镜上看到某些网大、网剧,包括在国内院线上映不了的电影,或者比院线延迟一周上映的都在嗨镜的策划范围内。
作为消费品类,嗨镜想打通的是互联网院线的概念。未来的院线是什么样?会不会围绕嗨镜这种设备来做?“从制作到发行到消费产业链可能完全不一样,自然而然,它的分发效率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