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2月1日报道 (编译:何弃疗)
对于数字营销来说,2016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年。这一年起起伏伏,无数难以预测的所谓流行趋势你方唱罢我方登场。2017年即将开始,让我们做好准备去见证游戏改变的机会和令人兴奋的新发展状况,这些可能对于你未来的营销计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直播平台
诸如Periscope、Meerkat以及Facebook Live这类直播平台在过去几年中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快成为一种与客户互动的热门方式。目前直播流尚未完全大热,但是在2017年一定会走向繁荣。新兴的直播流平台会有更具优势的内容,更快的连接速度以及更加庞大的数据计划,这都将降低用户的接受阻碍。除此之外,直播技术的进步会鼓励更多的品牌将直播中进行新产品广告投放测试。
尽管我们期待见证直播的崛起,但是我们也早已看到很多失败的尝试。今年早些时候,格莱美奖直播出现了技术故障,那些热衷于见证音乐市场最重要夜晚的狂热粉丝们群情激愤,在社交网络上各种吐槽。当然一些直播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诸如Twitter周三足球之夜的直播活动。以一场比赛作为平均时长来计算,大约有24.3万人通过Twitter的直播来看球。但是相对于电视来说这一数字略显苍白,经统计通过NFL Network以及CBS借助电视来看球的观众达到了1540万人次。
AR应用
AR(增强现实)在今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热的话题。整个夏天Pokémon Go这款游戏让我们见证了AR现象的风靡。这个怀旧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鼎盛时期每天有超过72万次的下载量,发行80天下载次数高达6.5亿次。该款游戏的风靡也激发了众多营销人员、App以及消费者对于AR未来的期许。BIC也紧跟潮流利用AR技术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通过DrawyBook应用让孩子们的信手涂鸦变的栩栩如生。从零售店拓展客户购物方式到旅行社在预订业务上的发展进步,我们期望看到品牌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尝试AR技术。让我们一起准备好通过AR应用,享受包括沉浸式体验在内的相关服务吧。
尽管AR的潜能无限,我们目前也只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故事而已。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AR是否会重新走上谷歌眼镜以及3D电视失败的老路。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技术,对品牌执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更何况AR在获取大量用户接受的道路上也才刚刚起步。
聊天机器人
不管你信不信,聊天机器人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是我们预测在2017年聊天机器人会有显著的进步与改善,同时它会以一种新的方式被人类使用。在品牌使用聊天机器人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方式上,中国的社交网络平台微信是一个先锋。这个应用是一个集成式的消费者需求中心,包含了线上支付、网络叫车服务,甚至是线上预约医生的服务。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公司在机器人开发项目上你追我赶,Facebook已经投资了新兴的机器人行业,帮助企业及开发者在其消息平台上研发聊天机器人。迄今为止,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已经推出了一支3万人的机器人军团,为用户提供新闻更新、送花、私人问题应答等等其他各种各样的功能。我们期待在2017年看到这种趋势的持续发力。
但即使发展迅猛,聊天机器人仍然是不完美的。它们可能速度很慢、难以理解问题的意思,甚至很难一直用交际语言与用户沟通。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聊天机器人的失败案例,给部分品牌不幸带来客户流失的后果。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在Twitter上名为Tay的聊天机器人出现了种族歧视问题最终崩溃。当Tay开始发表种族主义以及误导性言论的时候,玩耍以及互动的对话功能很快就脱轨了。这个短命的机器人只仅仅存活了16个小时。但尽管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聊天机器人仍然可能主宰未来的聊天应用,当然,他们的未来取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
沉浸式视频
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在2017年可能真的会破土而出。视频不再是一维的,因为可购物电影以及360度视频打破了第四面墙,让观众沉浸其中。早期的采用者包括汽车和房地产行业,在这些行业早已出现360度视频,现在是时候让其他的行业参与进来了。GoPro推出的病毒式球形摄像机给了观众奇特的摄影体验。类似的可购物视频也让用户沉浸其中。最近生活方式品牌Ted Baker发布了一个间谍主题的可购物电影,电影《Mission Impeccabl》正挂在其网站主页上。Guy Ritchie允许观众通过简单的点击将视频中的物件添加到他们的在线购物车中,这无疑改变了普通的在线购物体验。我们不能忘记Snapchat及其智能眼镜Spectacles推出的沉浸式视频带来的突破,这个产品给了人们更多的控制权,给予人们更多拍摄分享其视频的美妙时刻。
沉浸式视频的大规模应用取决于2017年可能开发出的新技术。目前这种类型的视频只分发到几个诸如YouTube 360°以及可购物视频等平台上。对于品牌来说,传统的前置型广告仍然是其最大的广告途径,更何况使用户身临其境的视频技术能力有限。品牌需要明白虽然沉浸式的内容可以吸引用户,但是目前仍仅限于几个可用的平台,适用范围太窄。
超越可视性
品牌倾向于利用可视性来衡量广告投放成功与否。尽管确保品牌视频能吸引眼球是重中之重,可视性却是一次赌博,不一定能够取得营销成功。现在是时候让品牌把重点从基于媒体的结果,例如观看次数或者点击次数等依据转向到有形的注册数、下载数及购买量业务之类的目标上去了。
为了专注于商业目标,代理机构不能满足于CPMs偏好的绩效指标。除此之外,行业还需要开发出可靠的归因模型,以帮助营销人员同市场紧密连接。归因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但并非万无一失。
这些趋势并不新潮,但却反映出大规模的增长以及向更复杂更集中的在线广告市场转向的趋势。在2017年品牌将会明智地紧跟这些趋势,因为2017年会是一个令人兴奋并且充满活力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