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北京】10月27日报道(文/竹子)
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健康规划纲要》。这部纲要表明了国家未来15年在医疗行业的布局和规划,是一部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行动纲领,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际上,“健康中国”已经酝酿了多年。2012年8月,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讨论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健康中国”概念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再次亮相,并在当年9月进入战略编制工作。
现在,这部纲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从内容中,能看出政府对医疗行业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改革,涉及到药品、预防、诊疗等多个方面。
文件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也给出了几个明确的数字。比如:
• 规定健康服务业总规模,2020年要大于8万亿,2030年再翻一番,达到16万亿;
• 提出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 到2020年,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30,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增长3岁,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等。
2万字的纲领,可以用“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字做简要概括。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纲领中值得让人深思玩味的部分。
一、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这一部分包括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分级诊疗。
可以看出,未来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不同医疗机构承担的医疗责任会更加明确,比如三级公立医院会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底层医疗机构、诊所承担更多的基础诊疗。
各医疗联合体和医院集团将展开分工合作,最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还有,纲领明确提出“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
医疗格局会逐渐向新的方向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医师自由执业,这些词语都能在纲领中瞥见。未来将出现多元化办医格局。
二、强调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
实现全民健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有几个重要的点必不可少,这几点也都相继出现在了纲领中。
1.全民可及的连续的医疗健康服务
除了建立合理多元的医疗格局外,实现全民可及医疗的另一个手段就是远程医疗。纲领也提出,未来要通过远程医疗技术手段,创立云服务,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2.加强数据体系建设
每个人都知道数据是宝藏,但现阶段对数据的利用还远远不够。不论是医生自由执业,还是分级诊疗的实现,都离不开数据的共享。因此,接下来15年,数据的壁垒需要被一步步消除。
这其中涉及到跨部门跨领域的密切合作,以及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能推动。
纲领提及,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
提到数据,除了大量来自医院医师端的数据外,还有一部分数据的量也在逐渐增加。那就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等移动设备所带来的数据,这一部分的数据对于正常人日常健康管理和慢病患者的管理意义深远。
纲领中也表明接下来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
3.推动体医结合
这包括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等。
4.医药和医疗设备的发展
国家的目标是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跨入世界制药强国行列。
三、重预防,加强慢性病治疗管理
——“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有差距,慢性病呈现“井喷”态势。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一是重“医”轻“防”的思路需要转变,二是慢性疾病需要得到有效治疗,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干预将被全覆盖。
预防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纲领强调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如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
同时,前沿医学科技也将被进一步利用: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等医学前沿技术,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
此外,心理健康建设和规范化也被提上日程。未来会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倡早发现和及时干预。
四、强调中医治未病,中西医并重
中医一直以来都受到争议。在纲要中,中医的地位被明确规定,强调了中医治未病的主导作用,以及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
未来将拓展中医医院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要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的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同时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比如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以及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快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五、改变保险竞争格局,推动支付方式改革
——“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医保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此次纲领强调了商业保险的作用,未来将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其他商业保险和补充保险为辅的格局。
而医保的支付,也将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同时探索按疾病相关分组收费(DRGs)、按服务绩效付费,做复合式付费方式。
这一点很让人期待,医保方式的改革,必将推动医疗其他领域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