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万川
私信
31

500 Startups掌门反驳科技泡沫:欢迎来到巨头颤抖的时代,科创领域正在爆发!

2016-08-25
公司买下有可能颠覆自己的独角兽,借此化解创企危机,这就是“独角兽对冲法”。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25日报道 (编译:蔡妙娴)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500 Startups的创始人Dave McClure。

多年来,媒体界一直在哀嚎,“下一次科技泡沫要来了!”,然而,至今泡沫也没有产生。与此同时,风投支持的创企们不断在融资,创新,冲击现有市场。尽管近期独角兽频频出现流血融资,有人借此力证媒体的话是正确的,但其实这种想法错误至极。创企估值确实在下降,但科技企业家和投资人并没有就此消沉。与此相反,风投正在积极筹备,静待下一次疯狂发展。

是的,下一次泡沫不会发生在创新与资金源源不断的科技行业,相反,真正要如坐针毡的,是那些市盈率与估值俱高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被创企所冲击,后者对商业模式的改进可以可以用量级来形容。越来越多财富500强的CEO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也逐渐承认自身在面临行业颠覆时的脆弱力量。未来,我们或将看到上市公司收购那些让其漫漫长夜辗转难眠的独角兽。

欢迎来到“独角兽对冲法时代”。

所有媒体人都热衷于写有关下一次“科技泡沫”的故事。

是的,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了——准确说,是两次,一次在2000年,一次在2008年。他们认为,接下来的剧本应该是这样这样的;演员应该是XXX。过山车式的起起伏伏,高潮迭起,这样的故事谁不喜欢?只是让大家失望的是,这一次的剧情扭转不会如他们所预期的一样。真正的转折将出现在公共市场,而不是私有市场。我说的不是科技类IPO,而是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的非科技行业的“恐龙”们。他们就快被独角兽威胁到了。

真正的故事转折不是科技创始人和投资人在估值过高的独角兽身上损失大半身家(当然,这种情况也会有),而是一批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资深财富500强CEO,被科技创企和风投所打败,这些创企和风投的年纪只有他们的一半,却远比他们贪婪。

真正的故事转折在于,华尔街的金融被硅谷科技公司(以及纽约、洛杉矶科技公司)所颠覆;真正的故事转折在于标准普尔500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平均市盈率应当在5-10倍,而不是15-25倍;真正的故事转折在于,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和汽车公司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市值不仅仅是被高估了,在10-20年后,当电能和自动驾驶汽车成为马路常态时,他们的市值会迅速跌至零蛋;真正的故事转折还在于,数千家上市公司会在未来10年内几十亿几十亿地大出血,就像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一般,慢慢倾颓——哦,不过没那么慢。

联合利华花10亿美元买下Dollar Shave Club是出于此;沃尔玛30亿美元买下Jet.com是出于此;通用耗资10亿美元买下Cruise是出于此,对Lyft投资5亿美元甚至考虑收购后者更是出于此。这些动作自然都是有风险的,却也比整天什么都不干,指望能坐稳CEO的宝座,股票嗖嗖上涨来得强。以公司5%-10%的市值买下有可能颠覆自己的独角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股票对冲,这可能是化解创企危机,继续生存的最简单的方式。这就是“独角兽对冲法”。

关注科技行业的都知道,独角兽和行业颠覆早已不是新闻。你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第一次看到有关行业颠覆的预测,在2000-2001年的网络泡沫破裂时,你或许还对此产生过怀疑。不过,谷歌、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是在90年代诞生的。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你的怀疑又加深了一些,然而,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等公司在2000年代中期就已诞生。

为了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巨头上市公司们都在投资或收购其他科技创企和独角兽。微软购入了LinkedIn和Skype;谷歌买下了Youtube和安卓;Facebook成了WhatsApp和Instagram的老板。事实上,在过去的5年间,估值最高的5家上市公司都是科技公司。至此,你觉得估值过高的是谁呢?普通的独角兽?还是科技IPO?还是十来年都没有进行创新的一般非科技上市公司?

即使不是有心留意的人,自从5年前Marc Andreessen写了《软件蚕食世界》一文,电影《社交网络》在千禧一代之间引起轰动后,聪明人都意识到,下一次行业革命不会是通过电视播送的……它将是不受限的、不插电的,能在iOS或安卓或Miui手机上运行的,能在Facebook、Snapchat、Instagram,甚至Oculus、Hololens、Magic Leap、Minecraft等多用户沉浸式VR/AR平台上分享的。或许新鲜玩意儿不再仅仅是硅谷的独有产品,首尔、上海都将脱颖而出,并通过无人机或自动驾驶汽车,甚至超级高铁运送到世界各地。创新不再来自NASA或底特律,而是特斯拉和SpaceX,斯坦福或伯克利,500 Startups和Y Combinator;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或曼谷或班加罗尔的某个车库,在墨西哥城或伊斯坦布尔或拉各斯(尼日利亚城市)的创企加速器里,未来在萌生。

现在我们知道了,科技泡沫确实会产生。但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也在泡沫中诞生。2008年,在雷曼兄弟破产后,我找到了第一份风投工作,在Founders Fund服务于PayPal的一帮人,负责FF Angel项目和Facebook fbFund孵化器。在2008年秋天到2010年春天之间,我投资了3家独角兽公司:Twilio、Credit Karma和Lyft(当时叫做Zimride)。当时,这三家公司的估值都还在500万美元以下,七年后,他们的估值都涨到了30亿美元以上。

当然,我投资的公司不止这3家,我必须把赌注下到40多家公司身上,才有幸发掘到了这些佼佼者。我的大多数投资都失败了,其中一些以500万到2500万美元的价格退出了市场,少数如SendGrid、TaskRabbit和Life360现在的估值超过了1亿美元(我们称之为半独角兽)。还有这么一家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被谷歌以3.5亿美元的价格所收购。而我投资最成功案例——那3家独角兽,就是我每天挂在嘴边嘚瑟的资本。我的成功是基于智慧还是运气,这一点还有待讨论,但无论如何,对那三家公司的投资使我们当年投资的300万美元翻至了3亿美元。作为一个身处泡沫之中的风投行业菜鸟,这点成绩还是说得过去的吧?

事实证明,大多数独角兽和许多科技IPO的估值往往偏高,但也存在被低估的情况。还记得Facebook刚上市时被估值1000亿美元吗?之后3个月如高空坠石一般降至500亿美元,其后4年又像火箭一般升至股价谷底的7倍之多。谁能料到这样的戏剧转折呢?

以IPO价格买下Facebook你会很高兴,但如果在其估值仅有50亿到500亿美元之间的时候,从私有市场买下它你会更高兴。这一点,DST Global的创始人Yuri Milner最清楚不过了,他可是毋庸置疑的独角兽投资教父。2009年,Milner在Facebook估值100亿美元之时对其投资了2亿美元,当时人人都以为他疯了。事实证明,他确实挺疯——像一只老奸巨猾的狐狸——现在,Facebook的估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让Milner如此出名的,还有他对AirBnb、Twitter、Spotify、Snapchat以及WhatsApp的投资。大多数俄罗斯人都会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Yuri Gagarin视为偶像,但我最崇敬的那个Yuri,他姓Milner!

是的,科技有时候会过了火,哪怕是独角兽,最终能变成Facebook的也实属罕见。但是,在几年前,Uber或AirBnb的估值还只有50亿美元左右时投资这两家公司的人,一定还是会为自己做这样明智的决定而兴奋不已。当然了,还是会有很多独角兽在获得流水般的资金后轰然倒下,另有许多独角兽的“角”会被割下,送到胶水厂处理。但是,也有独角兽的估值没有虚高,也没有融资过度——这样的独角兽是真正的伟大企业,他们如野火之势的发展速度,让与之竞争的非科技上市公司的CEO们再也无法坐稳了。在这些独角兽中,或许就存在下一个Uber、AirBnb或是Twilio。

这就是为什么私募股权和共同基金都争先恐后想要尽早投资科技创企,而不是等到他们上市甚至更晚阶段,那时他们的市值恐怕早已超过数十亿美元。这些投资公司不愿意错过科技公司IPO前创造的价值,甚至不愿意错过他们成为独角兽之前创造的价值。随着大型投资人对这一点看得越来越清——私募股权、共同基金、企业以及主权财富基金——都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抢着投资A、B、C等早期融资轮。或者,如果他们能拿到股权的话,会在D、E、F等后期融资轮中直接对独角兽公司进行投资。私有市场的独角兽就是新的IPO。无论估值合不合理,这些科技创企对早期资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且还在不断攀升。

最后,我们应当认识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硅谷或美国。这也是中国正在对本土独角兽以及硅谷独角兽加大投资的原因;这也是Tiger、软银、红杉资本都在投资印度、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原因;这还是沙特阿拉伯想要让阿美石油以2万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并尽快将石油与天然气的资金转化为创新与科技投资的原因。不仅如此,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对Uber投资35亿美元,大抵也是为此。你好啊,全球的风险投资。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在自家庭院里复制硅谷生态系统,不是加州生态系统,也不是北京生态系统。目前,全球有30多亿智能手机用户,其中许多用户使用英语,但更多的讲普通话、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或马来语。未来,会有更多的独角兽崛起于美国和中国,但来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巴西或印度尼西亚的也不会是少数。这就是500 Startups在全球50多个市场进行投资的原因。我们或许赶了个早集,但至少我们可以保证没有来迟。

总结:未来会有更多风投及独角兽出现,我们可以预见,创企和创新领域的投资会越来越多,行业颠覆也将不断出现。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CEO们会拿出一部分市值来买入1-2家独角兽。

欢迎来到独角兽对冲法时代。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