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3月18日报道(编译:田小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法和感受之间的界限要比自己想象中的模糊得多。而这一现象则会限制以及阻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或许,你听说过各种高情商能够带领人们走向成功的例子;又或许你已经成功找到窍门,能够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其在工作或高风险的决策过程中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但是你有考虑过逻辑在这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吗?
可能与在工作中合理地管理情绪相比起来,更具挑战性的事情是如何在情绪和逻辑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状态,成功做到理性思考。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那么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进行决策。
不太管用的职业道德
我们姑且用一种含蓄的说法来阐述吧!
西方国家“新教职业道德”的文化和习俗对21世纪的企业文化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们仍然主宰着当今企业文化的潮流。正如社会学家在很久之前就指出的那样,他们那种职业道德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排除一切情感因素,因为他们将情感定位为企业经营中一个会令人分心的无聊因素,会对企业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点,我们能够从现代员工积极工作、严格追求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实施自我提升计划的趋势中看出来。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通过理性的行为来达到最优化的工作结果。即使在有些情况下,情绪能够起到作用,它们也只能够在系统内部起作用,很少会出现在系统外部或者与系统背道而驰的情况。
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是不健康的,而且从社会和工作角度来说也是非高效、不科学的。而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因为拥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心理学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这种试图将真实情感隐藏在逻辑之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人类在繁衍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情感之所以存在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的,若我们选择摒弃情感,那就等于抹杀了我们自身所具备的无限潜能。
“纯粹”情感
尽管人们一直都在努力,但是想要完全将自己的情感置于一边,做到纯理性思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大多数人都理应在涉及公司生产能力和客户互动的问题上做到理性决策。
但事实上,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意味着忽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感受,关注这些感受对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举个例子,若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到无聊或存在不满情绪,那老板就应该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问题,因此他们也不能总是指望通过一些“合理的”项目和政策来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有时候会将直觉看作是简单的情绪和感觉,但其实它们却是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历程。正如Seth Godin 所指出的那样:“直觉并不是猜测。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模式匹配过程,而且是要经过时间和岁月的磨练的。”
换句话来说,对于雇主和领导者来说,选择相信自己情感的原因有很多,远远多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相信自己的情感,所得到的那些结论本身就是具有逻辑性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从这些结论中学到很多有关这个世界的知识。
这些真实情感能够引领我们获得成功。
同样地,即使人们对优秀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崇拜之情可以用理性原因来解释,但不得不承认也有情感因素的存在。他们不会简单地用领导者对某件事进行分析的时间多少来决定他是否值得追从。
通常,领导者表现出自己的情绪都是出于激励员工的目的,不管是愤怒、幽默还是善解人意,他们都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情绪来带出别人的情绪,以此找到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共鸣。
信任这个东西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完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情感联系。简单地说,如果你希望人们能够认同并顺从你的领导,那么你就需要确保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这种想法和态度。
逻辑、情感合二为一
当然,以上所讲也不是让你就完全不考虑理性,转而根据一时的兴致来做决定。这并不是我要宣扬的观点。任何曾经沮丧或失败过的人都深切知道,如果对于某个观点我们不做仔细思考,那么情感是能够非常轻易地带我们走上歧途的,更有甚者会直接一头栽进去,完全搞砸。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某人有一个项目,需要向你进行融资,但是你们之间的会面却让你感觉不太舒服。这时候,你的感觉就非常重要,你需要仔细回忆整个过程,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你不舒服:是这个项目存在什么问题,还是寻求融资的人存在什么问题,还是你自己的感觉出了什么问题;又或者说,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你不应该给这个项目进行投资;还是你觉得如果自己把这些时间花在别的人或项目上,会更加值得,会收获更好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你都需要能够清晰回答出来。
事实上,同理心就是情绪的认知。这些情绪不可能永远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只要我们正确理解了,那么就能够找到一种联系,并且对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做出理性思考。
其实,思维是一件非常强有力的工具。我们千万不能让这一宝贵财富从自己的身边流失掉,一定要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