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上海】2月24日报道(文/苏琦)
随着创业大潮的风起云涌,一大批商务中心和联合办公空间也应运而生,在为企业或者创业者提供类似基础服务的同时,这些产品在空间的利用和场景的结合方面做足了竞争。
而猎云(微信:ilieyun)这一次采访的励业公社,地点约在了全季酒店。面对三位创始人,笔者的脑海中划过了一连串的问题:励业和全季是什么关系?与酒店合作,励业在办公行业将开展什么样的商业形态?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把如此不同的三个人聚到了一起?
三个多元性格创始人的能量聚合
面对笔者的好奇,朱洁笑谈:“我们三个都是土向星座,工作和盈利就变得非常重要。”
如首图所示,最左边的是吴小丹,从注册建筑师、房地产基金再到组队拼事业的型男,大家都叫他小丹叔叔。中间短头发的是朱洁,20出头就开始创业,喜欢不按照规矩走。最右边的陈修侃,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喜欢挖掘文化创意类的潜在可能性,并与市场进行嫁接。打破常规的朱洁,台湾传统文化教育下的修侃,要按规矩来的建筑师小丹,这三个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三个人虽有各自的生活工作轨迹,但都做着一件事——分享即价值。无论是小丹做过的混合型精品业态的商业空间和人性化的家庭居住空间,还是修侃为众多海外设计师群体连接中国市场,抑或是朱洁在世界旅行的过程中架设的中国和海外的商业交流通道,三个人都希望可以有一个社群集聚的分享空间。
在各自负责的板块上,小丹负责前期的开拓,包括物业的选址,设计的对接,前期的财务模型和工程。朱洁负责商务对外关系,入驻的客户以及第三方的伙伴。修侃负责品牌的定位和推广,并为会员提供服务。
“商业关系里面,所有未被满足的诉求点,都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朱洁告诉猎云网。
励业与季琦的缘分
10年前,小丹做了一款精品的商业空间,后来他才知道,季琦很喜欢在那里逗留。后来小丹在世博做的一些项目,季琦也去看了。
在小丹和季琦相识之前,小丹对于季琦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还能连续创业的行为很是敬佩,在后来二人的交谈中,他发现自己和季琦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远景和愿望上都比较相投。都是从人出发,小丹说道。
回想起二人的结识,小丹用碰巧来形容。他在帮助一些小团队梳理商业的过程当中,认识了集团的CEO张敏,在聊天的过程中,季琦从办公室前路过,就进来坐下聊了几句,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季琦告诉小丹,你想做的事情和我想做的事情有点相关,并阐述了他对这件事的一个愿景和期待。季琦作为励业品牌的发起人,将励业与华住集团旗下城家酒店式公寓呼应,蕴含成家立业的期许。城家是住,励业是办公,全季酒店的3.5版本则是商务出行住宿。酒店+办公+住宿这样的天然绑定,华住集团想要打造的是关于青年人的一个生态链。
为此,季琦与华住的众多高层管理团队一起,花了很多时间和三位创始人一起打磨产品细节,研读平面布局,整合各类资源。整个华住酒店集团作为励业的大股东,也推动了励业的落地和加速。
励业的产品逻辑是什么?
励业包括了线下的联合办公空间和线上的社群产品。三位创始人将励业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空间社群产品。
励业提供线下联合办公空间,并做好服务的打造和内容的运营,以此为起点来聚合中国未来的企业家。与此同时,励业也在尝试一款基于移动端的社群产品。
为满足不同阶段的不同商务人士的需求,团队不认为要把需求切的很碎很细只做其中的一个点,一些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商业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只切一个点的话,不能持续为这个人群进行服务。
“励业要做的是:有限空间,无限链接。”小丹告诉猎云网。
励业正式开始运作到现在8个月左右,在北京、上海(两个)和武汉已经落地,有四个项目。
武汉光谷是一个高校云集的地方,今年3月左右可以竣工;北京在四月初左右竣工,选址在798,天然的就会吸引文化创意公司、明星经纪公司及偏视频和内容制作的团队;上海的工程已经竣工,打造的是混合社区。
在上海吴中路是4500平米的场地,上海的另一个区域和其余两个城市的场地在1200-1600平米左右,能容纳350-400人不等,这些数据都是从空间感和人的触感出发的。目前入驻项目包含18类行业,其中初创企业占10%。励业期待60%-80%的入住率,预留10%-15%的社群空间给商旅客户,他们与入驻的企业之间还可以再有火花。
现每个场地有4-12人不等的单间,还有开放的工位,分为3、6、12个月的租期。价格方面,团队会根据选址区域的地价和同行玩家的定价动态调整。在定价方面,励业有自己的原则:第一是一价全包,不是通过低价吸引客户,然后不断叠加新账单;第二是价位中等偏下。
产品的线上产品正在进行迭代,第一版更多的承载在微信和网站上,主要为让用户对空间进行预约、使用和了解,第二版会构建线上社群,挖掘更多入驻客户的价值。
设施的完善,服务的及时响应和有效对接是励业提供服务的目标。对于点状的需求团队会予以同等的重视,之后还会构建客户评判体系,获取客户的反馈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
入驻团队不仅需要服务,更需要展示平台
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一款叫服云的体系,整合超过100家的第三方的服务伙伴,他们会集体登陆励业的线上社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励业创始团队还在打磨一款分时办公的会员级产品“麦芽 MY station”,人民币388元在3个月内会员有40个小时使用权限,在这个权限之内,不仅可以预约办公和会议空间使用,还可以浏览线上的其他成员提供的附加服务,达成商业的链接。
修侃认为,企业家在路上的时间都是值钱的,励业依托股东的优势,在现有的物业网络当中,把空闲的空间利用起来。除了长短租期外,加上行政支撑体系,让中小企业在对接资本、抓取商业机会、对外连结的时候表现的更加专业。
此外,在部分的励业公社的空间内会有一个接近200平方米可以容纳100多人左右的活动中心,有几种用途:一是入驻到励业的会员可以安排自我推广和展示的活动,社区的同事会给到线上线下的支持。第二是在固定活动时间邀请第三方的服务伙伴开展“服务日”。还可以做百人的大派对。
在前台,修侃和同事在做一些设计师和入驻企业的展示平台。对于优秀的产品,可以进行展示,并通过产品的二维码接入支付体系,后期还会进行配送。
在竞争之前,更需要分享和成长
去年夏天修侃和季琦去了纽约,见了wework创始人。在聊天的过程中,修侃发现励业公社 和wework在各自国度的创新社群建立,从空间起步,这一点是相同的。但中西方两种人群的 社会结构和社群心态的不同让励业遇到了挑战。对于中国人的价值分享、社群活动而言,需要外力的支持和引导,励业提供的服务,都是在做这样的引导。
联合办公空间这样的业态在中国也趋于成熟,如方糖小镇、优客工场和SOHO3Q等也是发展不错的项目,但是针对不一样的重点,拥有不一样的资源,几家也是各有特色。方糖小镇主要针对的服务用户是创业者,而励业更偏向于商务这一块,针对全季4380万的会员,用酒店+办公的模式进行运作。同样的,优客工厂由毛大庆先生发起,多个知名投资机构共同投资,针对的用户也是创业者,并且举办了很多相关的活动。SOHO3Q是将SOHO中国的写字楼办公室以短租的形式对外租出去,地点就比较固定了,但是很多创业者看中的却也是“楼里的隐形资源”。
三位创始人认为大家都是以空间起步,卖空间盈利是必须要经历的一步。至于用户为什么要来励业,一是要有服务意识,二是有开放和分享的心态。励业看到每年新增700多万大学毕业生、300多万的创业群体以及华住集团沉淀的4380万个人会员。面对这样的市场,励业意识到使用者的价值是更重要的,而非追求单一的规模化和平米数。
正如同一地点不可能出现两栋楼,这个市场需要更多的品牌一起来教育。
团队目前并不考虑盈利的事情,想要先默默做好口碑和服务,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入驻的企业上。之后励业会向二三线城市以及海外城市发展。
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变化的同时,励业会调整自己脚步和节奏,平衡专注性和灵活性。
华住集团每年开800间酒店,不知励业又会有怎样的进步和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