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高开180%市值超130亿,“宁王”收获一个IPO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携程Q3大“赚”,但还能更“赚”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较劲的Q3:乐观者李斌,“史上最强”何小鹏,李想开上法拉利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捷豹重生改命,LOGO大变样,马斯克:你们还是卖车的吗
立即打开APP
Bamboo
私信
17

创业公司被收购,对员工是件好事吗?

2015-09-14
早期项目
创业公司被高价收购,对于公司的创始人来说可喜可贺。可是,对于公司中的员工呢?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吗?本文以初创公司FutureAdvisor公司的收购为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猎云网914日报道(编译:孙洋)

猎云注:创业公司被高价收购,对于公司的创始人来说可喜可贺。可是,对于公司中的员工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吗?本文以初创公司FutureAdvisor公司的收购为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所有的创业公司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被其他大公司收编或是上市赚大钱。大肆收购科技创业公司的巨头们,大多都是 Fidelity, BlackRock, JP Morgan以及Bank of America这些拥有雄厚现金流、能够快速将技术转化产品,并且通过自己强大的分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的大公司。

BlackRock公司最近宣布收购了位于旧金山的创业公司FutureAdvisor,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人工智能理财顾问——即robo-adviser,是一种在线的、通过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为技术基础,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的服务,和传统的理财顾问的区别就是不用人,而一切靠计算和数据说话。

也许,去年你们可能看到过我邀请FutureAdvisor联合创始人Bo Lu过来打球聊天的事情,可是收购之后,一直到最近都再也没有什么关于它的消息了。

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最终收购的真实价格。不过据The Financial Times以及RIABiz的小道消息,价格大约为1.52亿美元。比起2014年B轮时融资1500万美元,估值7500万美元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该公司融资的总量约为2150万美元。

对于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很为FutureAdvisor公司的人们高兴。事实上,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会赔钱的,但不管怎么说,FutureAdvisor公司成功了。而且创业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被巨头收编也是大趋势所向。

对于风投企业来说,仅仅一年就获得两倍的投资回报,再加上最近股市并不太好的行情,做到这个成绩已经很是不易。两位联合创始人占公司股份为20%,这可就是每人3000万美元啊。

但大部分人并非是联合创始人,都仅仅拥有很少股份,所以也不会是多大一笔钱。其实,对于很多普通员工来说,公司被收购并非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赚大钱的美梦破灭

LearnVest公司融资7500万美元,被NorthWestern Mutual公司以2.5亿美元收购,而FutureAdvisor公司融资2100万美元,被以1.5亿美元收购。很明显,FutureAdvisor公司的回报率更高,而且也是一个创业公司的成功案例。不过,在融资300万的时候,公司也出现过损失,但不管怎么样,最后成功了。

那,加入一个创业公司之前应该考虑些什么问题呢?

对于B轮及B轮之前的创业公司,他们在五年内失败的几率高于50%。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员工,你要拿着低于平均水平的薪水并且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而且还要相信公司,相信你的付出以后会有10倍或更多的回报。如果你没有信心公司会有10倍回报的话,那么除非你是真的喜欢这个公司的产品或是喜欢这里的同事朋友,否则,干嘛要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考虑一下机会的损失是很重要的。

两种工作的选择

方案一:假设你加入一个创业公司,年薪10万美元,还有10万美元的干股。这10万美元的投资有20%的可能性能够增值到100万,但是也有80%的可能性变得一文不值。因此,这四年的收入的数学期望为四年工资10万 X 4=40万+100万 X 20%=20万,也就是总共60万美元。但是这个结果并不确定。

方案二:另外一种方案是在一家大公司,年薪15万美元,没有任何公司干股,四年下来是60万美元。虽然第一种方案可能会给你带来140万美元的收入,但也很有可能你只能拿到40万美元。

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第一种方案。为什么?因为第一种方案给了人们希望,就像人们会去碰运气买彩票一样。但我们也知道,想通过彩票来致富的可能性是小到了极点。

没有员工会得到很多干股

大部分股权都在创始人的手里,即使你是最初的5名员工,你获得股份也不会超过5%。我自己也做过很多调查,事实上,在种子轮或是A轮的公司给员工最多也就是2%的股份。只有当你是公司技术的大拿时,而且公司的创业风险很大,你才可能获得5%的股份,而你这5%的股份到最后大多是啥都没有。

假设,你是一位具有20年相关从业经验的老人,打算在A轮后加入FutureAdvisor公司。那么。他们大概会给你1.5%的股权。如果你能坚持待下来,那么你就将会获得225万美元的回报,去税后为150万美元。

但是,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最后四年下来的税后工资也就是100万美元。这样看起来加入FutureAdvisor公司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和公司创始人的收入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再比如,你是一个有10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然后你在FutureAdvisor公司B轮的时候进入,那么,你也就是能获得0.5%的股份。干满四年以后,你能够获得税后52.5万美元。再加上四年的工资14万美元,最后,你四年总共税后工资约为42.7万美元。也算是不错吧,但是和公司创始人比,嘿嘿,九牛一毛吧。

最后再看看普通员工们。B轮或B轮以后进入公司,一般来说可以获得0.25%或者更少的股份。下面是Buffer App公司的股权组成。

1

希望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你的股份一般来说都会是20%以上。你拿出10%或是更少的股份来诱惑你的员工为你卖命,你就会发现希望对人们的激励能力是多么强大了。

“我们的公司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一定会带领大家挣够花一辈子的钱!” “我们一定会进入10亿规模!” “我们一定会在我们的行业傲视群雄!”这都是创始人们忽悠自己员工卖命的豪言壮语,但往往都是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好吧,不去管失败的可能性,我们就勇往直前了。可是,如果你的公司被过早收购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没错,你赚大钱的希望破灭了。

如果你在2014年FutureAdvisor估值7500万美元的时候进入,我敢肯定你一定是希望5-10年以后别人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你的公司。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10亿规模公司出现。所以公司规模到达10亿美元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如果类似于Sequoia 以及 YC这些著名风投工资在背后进行资金支持的话,这个目标的实现会更加容易一些。等到公司规模发展到7.5-10亿美元时再被收购,你就会有更为稳定的收益。

当创业公司被收购时,你心里必然会有复杂的情感。一来是自己的努力终于可以变现,而且收购的母公司也会对原来的人有所优待。二来也是如释重负,自己的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开始的艰难时期,你的公司也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贪心不足蛇吞象,收购价格为啥就不能再高点儿?

其实大家都知道,当人们获得一笔飞来横财以后,那种兴奋感也就是持续几个周或是几个月,我们很快就会适应这种拥有新的财富的生活。

对于那些被收购的公司的员工们,他们的股票收入并不是很多。如果很多的话,他们必然会暂停现在的工作出去旅旅游或是干点新的事情。而实际上,大多数前员工还是留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从前的生活,继续履行原来的合同。如果第二年就离开公司,你就只能拿到一半的股权收入。

那BlackRock公司如何激励FutureAdvisor的前员工继续努力工作呢?BlackRock公司资本已达520亿美元,最近两年流通不多,除非是白送给员工自己公司的股票,否则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2

因为FutureAdvisor公司的员工工资并没有同等级别的BlackRock员工高,所以,BlackRock公司应该给这些FutureAdvisor前员工的加点儿薪水。如果从B轮就开始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能够获的是正常的工资水平外加两倍期权收益保证的话,还是挺不错的。

最后一项考量

西海岸城市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因此,最后一项考量就是,在你辛苦工作这么长时间以后,你的所得是否能够买得起一个中等的住宅。也就是说,这几年的收入必须能够达到你想要买的房子价值的30%。其中20%用于首付款,另外10%用于抵御通货膨胀。当然,你不一定非得买房,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

在旧金山,一套中等住宅的价格约为118万美元,当合同期满了以后,一般来说就是28-35岁,这些员工可以得到22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5-11万美元的现金。在美国,人们一般来说买房的年纪就是28-35岁。

如果觉得少,那么就去向那些创始人们多要点儿。毕竟你原来的公司还是挺不错的,背后也有那些投资巨头在撑腰,如果你辛苦了这么久连个中档的住宅都买不起,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从一位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我并不希望一个好的投资对象那么快的被收购。一旦被收购,心里总是有一种不舍,而且也同时意味着要去找新的投资对象。而且那种被收购以后成功的喜悦很快就会消逝。FutureAdvisor公司的收购对于所有的参与者来说也是一个成功。我也希望BlackRock公司能够提高FutureAdvisor公司的销售,长期支持其发展。

对于创业公司的员工们,我希望你们能够获得全部期权收益以后再考虑离开。慢慢积累积极地人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直到能够独当一面时再离开,这样的话当你离开这个公司时也可以很快找到其他很好的下家,甚至能够创办属于自己的初创公司。

读者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公司收购呢?结果怎么样呢?收购母公司给了什么优待?原公司的创始人待了多久?你同意用“鞭子”抽着员工走的这种管理方式吗?

Source:financialsamurai

猎云网APP阅读全文

体验更加

猎云网

微信扫码关注猎云网

  1. 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 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lieyunjingxuan )字样;
  3. 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 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猜你喜欢
长按图片可以分享给好友
×